无创早期癌症诊断系统一小时内报告结果

2015-12-30 佚名 生物谷

近日,AWSensors公司同欧洲计划LIQBIOPSENS团队进行合作开发了一种用于进行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新型液体活检技术,该系统可以帮助快速简便地进行癌症诊断,同时对癌症进行监测,相比当前的诊断技术而言节省了三分之二的开销。 位于西班牙的AWSensors公司开发的这种高敏感性的分子诊断系统可用于癌症的筛查,其是一种基于液体活检的技术,即对类似于血液或唾液的小型液体样本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了对

近日,AWSensors公司同欧洲计划LIQBIOPSENS团队进行合作开发了一种用于进行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新型液体活检技术,该系统可以帮助快速简便地进行癌症诊断,同时对癌症进行监测,相比当前的诊断技术而言节省了三分之二的开销。

位于西班牙的AWSensors公司开发的这种高敏感性的分子诊断系统可用于癌症的筛查,其是一种基于液体活检的技术,即对类似于血液或唾液的小型液体样本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癌症诊断的完全非侵入性,而且该技术可以在一小时内给出检测结果,当同基因组分析进行结合时其就有可能获取可靠的诊断结果,并且为后期开发癌症的精准化疗法提供帮助。

这种新型的诊断系统将同瓦伦西亚理工大学开发的石英微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石英微传感器技术可以提供实时分析,两者结合后就可以可靠地进行DNA突变的检测。这种新型检测系统在未来3年里将用于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而目前结直肠癌是欧洲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是和乳腺癌、肺癌及前列腺癌并行的常见癌症。

当前可靠的癌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就是肿瘤组织活检,但该方法是侵入性的,而且对患者而言非常疼痛且费用昂贵,而且该技术仅可以向患者提供疾病进展单一方面的信息;而本文中这种新型系统的开发或比当前实时监测方法的费用便宜至少三倍,比如实时定量PCR等技术。研究者开展这项LiqBiopSens计划旨在开发简单、便宜且无创的癌症早期诊断及监测方法。

通过检测机体肿瘤组织和癌症相关的突变释放的DNA,该新型技术就可以可靠地对癌症的存在及进化过程进行诊断,并且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目前AWSensors公司已经开始设法利用晶体来制造传感器,以使其可以高效工作,并且更好地检测不同液体活检组织和材料的分子差异性。

原始出处:

Non-invasive early cancer detection in under an hour.MedcialXpress.Dec 23,201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6-08-27 李东泽

    这篇资讯带给我们新知识,启发新思维,不论是科研还是临床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0

相关资讯

JAMA:拥有带薪病假可能有助于减轻癌症患者的经济压力

罹患癌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健康问题和心理压力,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为了治疗癌症,许多患者不得不失去就业机会。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若癌症获得带薪病假,则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这项研究发表在JAMA,研究发现,拥有带薪病假的癌症患者相比那些没有带薪病假的癌症患者而言治疗后更易获得就业机会,且经济压力更小。 目前,在美国约40%的员工未获得带薪病假。因为它并非医疗法案的强制性决策。密歇根大学

Nat Nanotechnol:一种植物病毒---豇豆病毒可有效对抗癌症

最近,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称,一种常见的植物病毒的外壳,吸入肺部肿瘤或注射到卵巢癌、结肠癌或乳腺肿瘤中,不仅能引发小鼠免疫系统来消灭肿瘤,而且还提供了全身性保护来对抗肿瘤转移。科学家们测试了一个有着100年历史的构想——叫做“原位免疫”(in-situ vaccination)。这个想法是,在肿瘤中放某些东西,破坏可抑制免疫系统的环境,从而让自然防御系统来攻击恶性肿瘤。放入

Nature:癌症生物学机制新突破---基因绝缘子突变

来自Broad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和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and 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癌症生物学机制----一向被称为管家基因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后,能使两个原本完全不相关的基因发生关联并激活。这项发现揭示了在基因组中,存在一类称

癌症到底有没有理想标志物?

这是投入最为广泛、最为壮烈的一场全民战争。然而,结果如何呢?据统计,世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但没有明显下降,数种肿瘤反而出现明显上升。 回顾一百年来肿瘤研究的主要目的,大家均是在寻找罹患癌症的证据(或称肿瘤标志物)。临床医生在患者体内找肿块,病理医生在组织中找癌细胞,检验医生在体液中找肿瘤分子,分子生物学工作者在肿瘤细胞中找癌基因……虽然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但根本目的一样,旨在阐明或证

2015年癌症诊断新技术盘点,液体活检,外泌体等上榜

一直以来,癌症的诊断研究领域都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型的癌症检测技术不断涌现,比如癌症液体活检技术、microRNA检测工具、成像追踪技术等,本文就盘点了2015年癌症诊断领域的研究亮点。 癌症血液检测新技术 虽然实体肿瘤的检测仍然是癌症诊断中的常规程序,但新一代测序等现代技术,已经使科学家们能够更详细地跟踪肿瘤的组织起源。许多肿瘤脱落的细胞中存在称为外泌体(

Cell Res:曹雪涛院士亮点推荐了一项癌症新成果

12月25日,曹雪涛院士在nature子刊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rganotropic metastasis: role of tumor exosomes”的文章,为我们亮点推荐了近期发布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癌症新成果。在这篇文章中,来自美国Meyer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表达独特整合素(integrins)的肿瘤外泌体(exosome)可通过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