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E 2015:宁光教授谈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分类和诊断

2015-09-01 MedSci MedSci原创

“对于罕见的内分泌疾病来讲,最需要临床能力,又最具有研究价值,但更重要的是,最缺乏人文关怀,因为疾病给这些患者个人和家庭都带来了很大的损伤。如何给这些患者更多的关怀,确实是我们内分泌医生要做的事情。”宁光教授在8月27日的报告中开门见山地讲道。这是2015年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的一场报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瑞金医院的宁光教授介绍了罕见内分泌疾病的分类和诊断



“对于罕见的内分泌疾病来讲,最需要临床能力,又最具有研究价值,但更重要的是,最缺乏人文关怀,因为疾病给这些患者个人和家庭都带来了很大的损伤。如何给这些患者更多的关怀,确实是我们内分泌医生要做的事情。”宁光教授在8月27日的报告中开门见山地讲道。

这是2015年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的一场报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瑞金医院的宁光教授介绍了罕见内分泌疾病的分类和诊断。

罕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种类繁多、罹患者众、致死率高、确诊率低的特点。宁光教授将它们分为四大类:低发性疾病、先天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Pendred综合症(PDS)是第一个被报告的遗传性内分泌病,此后,更多的遗传内分泌疾病被发现。目前遗传性内分泌病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临床和解剖,虽然有利于解释疾病的病理生理,但是以分子分型进行疾病分类才能针对该组疾病遗传变异的特征。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超过90%的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致病基因及变异位点已经被发现。结合临床诊断,基因诊断为临床鉴别诊断、发现不典型疾病、以及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因而,对于临床疑诊的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病例,应该常规应用基因诊断。为了提高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精确诊断与治疗,根据致病基因功能,宁光教授提出遗传性内分泌疾病三类十种的分子分类方法:

一、细胞分化:转录因子基因。内分泌腺体起源于特异细胞群体的正常分化,转录因子在时间和空间的严格调控决定细胞分化,如果转录因子出了问题,就会导致腺体分泌异常。

二、激素合成与作用:肽类激素基因、激素合成酶基因、激素合成原料转运基因、膜受体基因、核受体基因、受体后信号传导基因、离子通道基因。

三、肿瘤形成:癌基因、抑癌基因。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在内分泌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基因突变可致多个腺体受累。

最后,宁光教授强调,要针对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病特点更全面解决诊断问题,需要5种组学共用:针对激素分泌异常,需要激素组学;针对内分泌腺体异常,需要影像学精准定位;针对激素异常导致的特异症状,需要症状组学,以大数据的方式将疾病症状的组合与疾病相对应;针对基因组数据,需要基因组学;针对表达谱数据,需要转录组学。

本文根据宁光教授报告录音整理。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SE2015:滕卫平教授谈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新近进展

2015年中华医学会十四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在南京召开,在8月27日上午的大会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滕卫平教授介绍了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最近预发布了新版指南《2014年分化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这是美国ATA继2006年、2009年版本后颁布的第三个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尚未正式出版)。滕教授的报告对照2009年

CSE2015:MedSci专访李玉姝教授:老问题也可以有新意

近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及其他国家的内分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内分泌领域的学术热点。会议不但有业内知名专家的讲课,很多年轻医生也有机会介绍自己的研究,一展学术风采。MedSci采访团队在会场上遇到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李玉姝教授。李教授告诉MedSci,她的学生马上要做一场报告,她正赶去给她的学生压阵。这个报告的内容是她们自己的一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