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urg:烟雾病脑室旁出血可能与脉络膜血管吻合有关

2020-04-30 杨中华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研究发现Moyamoya 病患者的脉络膜侧枝血管是将来发生脑出血的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Moyamoya 病患者的脉络膜侧枝血管是将来发生脑出血的重要原因。

病例1.37岁女性,保守治疗,以前发生过脑出血,本次在非出血半球发生新发出血。A:CT 显示左侧脑室旁侧脑室后部出血。B:3.5年后 CT 显示对侧半球新发出血,位于右侧脑室旁侧脑室后部,符合脉络膜吻合血管的分布。C 和 D:本次出血前 DSA 显示右侧脉络膜吻合的典型表现,脉络膜前动脉极度扩张和延长,脉络膜前动脉外周部分突然偏离了侧脑室的形状(箭头):

病例2.54岁,女性,保守治疗,以前发生过脑出血,本次在非出血半球再次发生出血。A:CT 右侧丘脑出血。B:3.3年后 CT 显示对侧新发出血,位于左侧脑室周围,符合脉络膜吻合血管的分布。C 和 D:本次出血前 DSA 显示脉络膜前动脉极度扩张延长,其周围支突然偏离侧脑室的形状(箭头),提示存在脉络膜吻合:

病例3.43岁,女性,保守治疗,以前发生过脑出血,本次在非出血半球再发出血。A:CT 显示左侧枕部出血。B:1.7年后 CT 显示新发出血,位于右侧脑室周围侧脑室后部,符合脉络膜吻合血管的分布。C 和 D:本次出血前 DSA 显示脉络膜前动脉极度扩张延长,其周围部分突然偏离侧脑室的形状(箭头),提示存在脉络膜吻合:

原始出处:Takeshi Funaki, Jun C. Takahashi , Kiyohiro Houkin, et al. Effect of choroidal collateral vessels on de novo hemorrhage in moyamoya disease: analysis of nonhemorrhagic hemispheres in the Japan Adult Moyamoya Trial. J Neurosurg. 2019 Feb 8

 

作者:杨中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烟雾病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产妇行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管理1例

产妇,28岁,身高160 cm,体重60kg,以“停经37+4周,头痛2周,加重1d”入院。8岁时曾发生脑梗死(脑梗),诊断为烟雾病,诊断过程不详,治疗后好转,10岁时再次发生脑梗,出现言语不清症状并遗留后遗症。

单侧烟雾病合并颅内多发动脉瘤1例

患者女性,56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1d”急诊收住我院。病史:患者2018年1月11日早晨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入院体检: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诊头颅CT示:右侧额颞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

Stroke:烟雾病儿童间接旁路术后长期疗效

由此可见,间接搭桥手术可以为烟雾病患儿的整体临床预后和长期卒中预防提供令人满意的长期改善。

妊娠合并烟雾病4 例

烟雾病( Moyamoya 病) 是一种以进行性颈内动 脉和大脑前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为特征, 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形似“烟雾”的脑血管疾病[1]。 烟雾病的发病率在女性 20~30 岁达到高峰。因此, 女性更有可能在生育年龄被诊断为烟雾病[2]。妊 娠期高雌激素水平、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循环血容量 的增加,再加上烟雾病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可能增加妊娠期间的脑血管事件[3-5],危及母儿生

烟雾病产妇剖宫产全麻1例报告

患者,女,28岁,75kg,因“发现烟雾病2年,孕37+6周,要求入院待产”入院。2年前患者因突然出现头痛、呕吐及左上肢麻痹于医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经保守治疗及康复训练至今,仅遗留轻度左手肌张力增高。查体:血压121/83mmHg(1mmHg=0.133kPa),心率108min-1。

烟雾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近年来,随着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技术的逐渐普及,烟雾病的确诊率逐年增高。由于病因不明,烟雾病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针对缺血及出血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因此目前烟雾病的临床治疗仍然以颅内外血运重建手术为主。虽然我国现已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烟雾病的手术治疗,但仍然缺乏统一的治疗规范。有鉴于此。本编写组共同商讨制订了关于烟雾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