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苏州大学全新发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新机制

2018-11-09 小通 生物通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而导致内出血引起死亡。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而导致内出血引起死亡。



苏州大学戴克胜教授课题组研究揭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发生新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成果以“Akt-mediated Platelet Apoptosis and it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Akt调控的血小板凋亡及其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为题,于2018年10月18日在PNAS上在线发表。闫荣、戴克胜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而导致内出血引起死亡。长期以来,尽管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对ITP进行研究,由于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仍有一部分病人对现有多种治疗策略反应性较差或无反应。

前期工作证实,具有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 Ib-IX自身抗体的ITP患者,临床表现为更低的血小板计数,并对现有的常规治疗如激素、免疫球蛋白、甚至脾切除反应差。

最新研究发现,抗GPIb-IX抗体可导致血小板Akt活化,Akt通过磷酸二酯酶(PDE3A)调控的蛋白激酶A(PKA)活性减低诱导血小板凋亡,同时,血小板通过Akt途径导致活化。凋亡和活化的血小板暴露膜表面的磷酯酰丝氨酸(PS),使得血小板被肝脏的库弗细胞识别并吞噬清除。

研究还发现,抑制GPIb-IX、PDE3A、PKA、PS等的生物学活性,或基因敲除相关蛋白,均可抑制抗体导致的血小板被清除,提升血小板数量。

这项研究揭示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尤其是抑制抗体导致血小板被清除信号通路的多个关键环节,均可抑制血小板被清除,为研制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提供了多种新的靶点和策略,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原始出处:Chen M, Yan R, Zhou K, et al. Akt-mediated platelet apoptosis and it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8 Nov 6

作者:小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清华研究人员发现疫苗佐剂的可成药靶标

受到甲羟戊酸途径中断刺激免疫反应的临床观察所激发,来自清华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假设该途径可作为疫苗佐剂发现的可成药靶标。

CELL:HIV如何刺激先天免疫激活

通过先天免疫传感器检测病毒可以诱导保护性抗病毒免疫。病毒DNA感应器,环装GMP-AMP合酶(cGAS),是人类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检测HIV所必需的。

Cell:B7-H1/PD-1通路不仅仅是另一个“免疫检查点” 未来肿瘤免疫疗法展望,免疫正常化疗法时代已来

过去一百多年,人们努力增强免疫激活机制,这些机制被人类用来消灭入侵者,其中包括肿瘤细胞。

Nat Chem Biol:消灭肿瘤细胞!新型基因疗法问世!

目前随着基因测序技术以及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遗传疾病的治疗不再是“天方夜谭”。虽然各项技术的发展给与遗传病的临床治疗莫大帮助,但MIT的研究人员并不止步于基于DNA编辑技术的基因疗法。目前,来自MIT Tasuku Kitada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RNA的新型基因治疗技术。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

肾内科常用的自身抗体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是B细胞针对自身抗原成分所产生的对自身组织或器官起反应的抗体。自身抗体分为器官特异性和器官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可以针对细胞内成分,也可以针对细胞外成分。

JCO:Pembrolizumab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在晚期黑色素瘤中的Ib / II期研究

最近,研究人员报告了在PD-1初始转移性黑素瘤患者中使用pembrolizumab /聚乙二醇化(PEG)-IFN组合的Ib / II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