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生物性手术瓣膜退化TAVR后冠脉阻塞的发生率、预测指标和临床预后

2017-08-19 xiangting MedSci原创

主动脉ViV手术后的冠脉阻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在先前无支架或外部小叶支架生物假体及短VTC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在主动脉生物假体内经导管瓣膜内瓣膜植入(ViV)后冠脉阻塞的数据很少。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经导管ViV手术中冠脉阻塞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和临床预后。

评估了来自Valve-in-Valve国际数据(VIVID)登记的共计1612例主动脉手术。数据在患者的一个子集中进行集中盲法核心实验室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析。确定虚拟的经导管瓣膜与冠状窦口距离(VTC)。共有37例(2.3%)患者有临床明显的冠脉阻塞。冠状动脉阻塞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与对照组相似。冠状动脉阻塞在具有外部小叶或无支架生物假体中比在内部安装小叶的生物假体中更常见(6.1% vs.3.7% vs.0.8%; P?<0.001)。分别在20例(54%)和90例(5.4%)伴和不伴冠脉阻塞的患者中进行了CT检查。冠脉阻塞患者VTC距离较对照组较短(3.24±2.22 vs.为6.30±2.34,P? <0.001)。使用多变量分析,使用外部小叶的无支架或支架生物假体[比值比(OR):7.67; 95%置信区间(CI):3.14-18.7; P ?<0.001]与全部人的冠脉阻塞相关。在具有CT数据的另一个模型中,较短的VTC距离预测了这种并发症(OR:0.22每增加1mm; 95%CI:0.09-0.51; P ?<0.001),最佳阈值水平为4mm(曲线下面积:0.943; P?<0.001)。冠脉阻塞与30天高死亡率相关(52.9% vs.3.9%; P ?<0.001)。

主动脉ViV手术后的冠脉阻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在先前无支架或外部小叶支架生物假体及短VTC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EJM: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用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TAVR对于中度风险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是一种替代疗法

Circulation:TAVR术前后运动量的变化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最有效的方案之一。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探索TAVR术后不同的运动量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JACC:冠脉疾病严重程度和血运重建完整性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死亡率的预后影响

只有重度CAD与TAVR后死亡率升高相关。TAVR前更完整的血运重建可能减轻重度CAD和死亡率的关联。

Circulation:球囊扩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5年临床试验结果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最有效的方案之一。在日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种低创伤性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的高手术风险/不可手术的患者。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报告了日本TAVR 5年临床试验的结果。

CHC2017:TAVR 会成为主动脉瓣疾病主要手段吗?

在昨天进行的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上,来自德国的瓣膜介入治疗先驱Eberhard Grube 教授和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临床治疗现状及进展做了精彩报告。Grube 教授认为,TAVR 的很多问题已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进展,临床研究数据的进一步完善,TAVR 有望成为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

JACC: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取决于经导管心脏瓣膜类型,但不预测TAVR后死亡率

TF TAVR后的心肌损伤很常见。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的程度取决于THV类型,但与顺利的TAVR后长短期不良结局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