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在AF患者中,糖尿病病程是预测缺血性卒中的指标

2016-01-19 崔倩 译 MedSci原创

诊断为糖尿病(DM)是缺血性卒中房颤患者(AF)一个持续记录的风险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AF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持续时间和升高血红蛋白A1c(HbA1c)与发生卒中风险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在ATRIA(房颤抗凝和风险因素)研究中评估了这个联系,这是以加州社区为基础的群组中完成的研究(研究年份1996〜2003年),所有事件都是有医生评定的。研究人员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根据糖尿病的估计持续时

已诊断的糖尿病(DM)是缺血性卒中房颤患者(AF)的一个风险因素。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AF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持续时间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在ATRIA(房颤抗凝和风险因素)研究中评估了这个联系,这是以加州社区为基础的群组中完成的研究(研究年份1996〜2003年),所有事件都是有医生评定的。研究人员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根据糖尿病的估计持续时间(≥3年vs.<3年)变化的指标和HbA1c值(≥9.0%和7.0%至8.9%与<7.0%相比)来估计糖尿病患者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把研究重点放在患者不接受抗凝治疗的时间段。

共有2101例糖尿病患者被列入持续时间分析中:在基线,40%的患者的病程<3年,60%的病程≥3年。包括HbA1c分析的1933例糖尿病患者中:基线时,46%的患者的HbA1c<7.0%,在7.0%和8.9%之间的为36%,而19%的患者为≥9.0%。与病程<3年的相比,糖尿病病程≥3年增加了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调整后的危险比[HR]:1.74,95%可信区间(Cl):1.10〜2.76)。增加的中风发生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年龄≥75岁)和较年轻(年龄<75岁)的人群中。与HbA1c<7.0%的患者相比,无论是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9.0%,调整后的HR:1.04,95%Cl:0.57〜1.92),还是适度增长的HbA1c(7.0%至8.9%,调整后的HR:1.21,95%Cl:0.77〜1.91)都没有显著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

在患有糖尿病和房颤的患者中,糖尿病病程是比血糖控制更重要的预测缺血性卒中的指标。

原始出处:

Jeffrey M. Ashburner,Alan S. Go,Yuchiao Chang,et al.Effect of Diabetes and Glycemic Control on Ischemic Stroke Risk in AF Patients,2016.1.19

MedSci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点此免费获取授权

作者:崔倩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MAJ:华法林的主要出血事件通常是致命性的

       一项在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的大型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主要的出血事件发生率要高于临床试验并且通常是致命的[CMAJ 2012 Nov 26]。塔拉?戈麦斯为首的作者总结这项研究及时提供了估计华法林相关的不良事件,可能对于临床医师,患者及政策制定者作为新的治疗选择成为可能就具有重要作用。        

Circulation:不同消融策略对合并AF和AFL患者长期预后有差异

无心律失常发生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未用心律失常药物)CTI:三尖瓣环峡部,PVAI:肺静脉前庭隔离A和B显示SF-36和BDI量表在研究开始时与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 在临床上常见到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共存发生,这些房性心律失常患者除了栓塞危险增加外,诸如心悸,呼吸困难,胸部不适,乏力等症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恢复窦性心律可减少

JACC:心肺适能可预测肥胖房颤患者心律失常复发

肥胖会引发房颤(AF)。尽管心肺健康可预防肥胖者发生AF,但其对房颤复发或增加心肺健康益处的效果是未知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心肺健康状况和心肺功能改善增加的益处对患有AF的肥胖者的作用。该研究纳入了连续1415例房颤患者,825例患者的BMI≥27kg/m2,而且研究人员提供给这些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并参与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运动计划。经过排除,308例患者被纳入分析。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