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心肺适能可预测肥胖房颤患者心律失常复发

2015-08-25 崔倩 译 MedSci原创

肥胖会引发房颤(AF)。尽管心肺健康可预防肥胖者发生AF,但其对房颤复发或增加心肺健康益处的效果是未知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心肺健康状况和心肺功能改善增加的益处对患有AF的肥胖者的作用。该研究纳入了连续1415例房颤患者,825例患者的BMI≥27kg/m2,而且研究人员提供给这些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并参与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运动计划。经过排除,308例患者被纳入分析。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确

肥胖会引发房颤(AF)。尽管心肺健康可预防肥胖者发生AF,但其对房颤复发或增加心肺健康益处的效果是未知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心肺健康状况和心肺功能改善增加的益处对患有AF的肥胖者的作用。

该研究纳入了1415例房颤患者,825例患者的BMI≥27kg/m2,而且研究人员提供给这些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并参与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运动计划。经过排除,308例患者被纳入分析。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确定代谢当量峰值(METs)。为了确定剂量反应,心肺健康被归类为:低(<85%)、适中(86%至100%)、高(>100%)。心肺适能的增益在最后随访中通过客观增益来确定(≥2METs vs <2METs)。 AF节律控制使用Holter监测7天的结果和问卷调查的AF的严重程度量表来确定。

各组间的由心肺功能定义的基线特征和后续随访持续时间没有差异。与适当的或低心肺功能患者相比,有和没有节律控制策略的心律失常生存率在最高的心肺功能患者中最大(P<0.001)。与心肺适能<2METs组相比,AF负担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在心肺适能增益≥2METs组中显著下降(所有p<0.001)。与心肺适能METs增加<2的患者相比,有和没有节律控制策略心律失常生存率在那些METs≥2的患者中最高(P<0.001)。

心肺适能可预测有症状的肥胖房颤患者的心律失常复发。改善心肺功能可增强减肥效果。

原始出处:

Rajeev K. Pathak, Adrian Elliott,Melissa E. Middeldorp,et al.Impact 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on Arrhythmia Recurrence in Obese Individual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ACC,2015.8.25

作者:崔倩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心肺适应能力降低与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心肺适应能力(心肺适能)降低与短期和长期心血管和非心血管死亡率显著相关。研究在2012年4月3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   既往研究表明,心肺适应能力与死亡率之间呈负的剂量依赖相关性。然而,短期(0年至10年),中期(10年至20年)和长期(> 20年)随访中低心肺适能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情况尚未阐明。   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