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e:按脊疗法的短期疼痛缓解作用明显

2013-12-05 phdyhm 丁香园

传统的推拿手法治疗一些脊柱疾患有独到之处,这已被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手法治疗是通过治疗者手的力量和技巧,作用于机体的损伤部位,通过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而达到治疗目的,而脊柱推拿则是按脊疗法(Chiropractic)的主要治疗手段。 按脊疗法是通过手法整复脊柱骨关节的各种不同类型微细病理性错位,解除软组织压迫和神经刺激,恢复正常的骨关节位置,从而达到治疗与脊柱有关的各种疾病的目的。按

传统的推拿手法治疗一些脊柱疾患有独到之处,这已被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手法治疗是通过治疗者手的力量和技巧,作用于机体的损伤部位,通过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而达到治疗目的,而脊柱推拿则是按脊疗法(Chiropractic)的主要治疗手段。

按脊疗法是通过手法整复脊柱骨关节的各种不同类型微细病理性错位,解除软组织压迫和神经刺激,恢复正常的骨关节位置,从而达到治疗与脊柱有关的各种疾病的目的。按脊疗法是由Daniel David Palmer于1895年创立。

作为一门非药物、非手术的强调以身体内在恢复力治愈自身疾病的医疗学科,按脊疗法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它强调结构(主要是脊柱)和功能(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如何影响健康的维护和恢复。

按脊治疗的主要病症95%为肌肉骨骼疼痛。在治疗颈腰痛方面,其疗效不亚于理疗和手术,应用流行于欧美等国。尽管按脊疗法广泛用于脊椎疼痛的治疗,但关于其治疗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却并不多见。为了进一步评价按脊疗法治疗脊柱疼痛的短期疗效并探讨按脊疗法的预测因素,加拿大学者Bruce F. Walker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结果已在近期的Spine杂志上发表。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选取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疼痛的183例成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按脊疗法进行治疗,共有92例患者;另一组患者采用假的按脊疗法进行治疗即对照组,共有91例患者。在该研究中患者不知道自己的分组情况,而评价治疗效果的人员也不清楚患者的分组情况,即采用所谓的“双盲法”。

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疼痛强度(分级0-10)与功能评分(0-40的功能评价指数),次要评价指标包括整体的变化、最小可接受的疗效值、治疗满意度。主要评价指标的的治疗效果采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估算,而采用逻辑回归分析以确定两组患者之间各次要评价指标的差异以及明确患者治疗满意度的预测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按脊疗法治疗的患者其疼痛、身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整体情况改善的患者比例以及治疗满意的患者比例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按脊疗法组中整体情况改善的患者占48%,对照组这一比例只有24%;按脊疗法组中治疗满意的患者占78%,对照组这一比例为56%。

两组患者中达到最小可接受疗效值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9%与34%,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患者对自己治疗分组的知晓情况、疼痛强度改善程度达到最小值均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按脊治疗患者的疼痛和生理功能改善要好于无治疗组,但治疗后疼痛改善的程度并没有达到有显著临床意义的最低标准。

原文出处:

Walker BF, Hebert JJ, Stomski NJ, Losco B, French SD.Short-term usual chiropractic care for spinal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pine (Phila Pa 1976). 2013 Nov 15;38(24):2071-8. doi: 10.1097/01.brs.0000435032.73187.c7.


作者:phdyh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BJS:佩戴铅眼镜可明显减少骨科医生眼睛的辐射暴露

随着人们对辐射潜在有害影响的认识不断加深,职业暴露界限的推荐值也被一而再再而三地下调。同时骨科医生对于术中X线影像的应用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因为实时影像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还可提高效率。因此,对于骨科医生、麻醉师以及手术团队的其他成员而言,职业性辐射暴露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眼睛的晶状体对于电离辐射非常敏感。白内障的形成,尤其在后囊下区域,早在1932年就被证实与辐射暴露密切相关。放

Osteoporos Int:吗啡治疗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无关

通过比较用和没有吗啡治疗的女性癌症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探讨吗啡使用相关的骨质疏松风险,来自台湾中国医药大学C H Kao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吗啡治疗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无关,而双磷酸盐在台湾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生过程中加强吗啡的保护作用。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杂志上,该杂志影响因子为

J Arthroplasty:骨科专用手术室单元能明显提高手术效率

日益减少的可用资源,成本的增加以及保险赔付的变革使得医疗卫生机构面临诸多挑战,而这些经济压力促使医院定期对手术室流程进行评估,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设计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流程和效率的方法。手术室流程的有效管理可以最大化手术室利用率,减少资源闲置,保持团队活力。传统手术室模式是将所有麻醉、护理、维护人员轮流排班,而专科手术室模式将固定的手术室人员配备到固定的手术间,进行固

SEMIN SPINE SURG:骨科教程—腰椎退变性不稳

摘要 腰椎退变的过程通常会导致僵硬,但一般都是稳定的,在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不稳。腰椎滑脱是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单一椎体相对另一椎体的水平移位,或更为广泛的退变性脊柱侧凸。各种形式的腰椎不稳都可导致腰背痛和神经卡压。退变导致的不稳大多都是自限性的,可进行非手术治疗,当然,有时也会出现进行性的相对严重的症状,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缓解。【原文下载】 1、引言

中华医学会十五届骨科学术会开幕

会场盛况 国内外嘉宾入场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八届COA国际学术大会(Chi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COA)于11月8号18:30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王岩教授做了重要讲话,呼吁医生们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做医生该做的事情,把科学、医学发扬光大。 COA国际学

Cell Death Dis:戴尅戎院士揭示骨质疏松发病新机制

近日,国际生物医学学术期刊Cell Death and Diseas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戴尅戎院士的研究,研究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定向分化命运选择及调控的角度,揭示激素诱导型骨质疏松的发病新机制及治疗靶点。 博士研究生李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