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科学家发现与两种血液病恶化有关的基因变异

2013-07-26 蓝建中 新华社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这两种血液疾病的恶化都与基因SETBP1发生变异有关。这一发现有助于提早制定治疗方案,比如在发现基因出现变异的阶段就进行骨髓移植。这一研究成果的论文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络版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导致的一种血液疾病,患者会出现贫血、免疫力低下等症状。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向死亡率较高的急性骨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这两种血液疾病的恶化都与基因SETBP1发生变异有关。这一发现有助于提早制定治疗方案,比如在发现基因出现变异的阶段就进行骨髓移植。这一研究成果的论文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络版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导致的一种血液疾病,患者会出现贫血、免疫力低下等症状。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向死亡率较高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转化。而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生异常性疾病,多发生在幼年期。

日本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上述两种疾病患者的基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化,并转化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后,约17%的患者体内控制细胞增殖的SETBP1基因出现变异。

研究小组认为,造血干细胞中的SETBP1基因出现变异是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展成白血病的导火索。

而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的SETBP1基因出现变异,会导致患者生存率降低。研究小组推测,这一基因可能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有关。

研究小组带头人、京都大学教授小川诚司指出:“如果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视基因变异的时机,就能提早制定治疗方案,比如进行化疗或骨髓移植等。”

Hideki Makishima, Kenichi Yoshida, Nhu Nguyen, Bartlomiej Przychodzen, Masashi Sanada, Yusuke Okuno, Kwok Peng Ng, Kristbjorn O Gudmundsson, Bandana A Vishwakarma, Andres Jerez, Ines Gomez-Segui, Mariko Takahashi, Yuichi Shiraishi, Yasunobu Nagata, Kathryn Guinta, Hiraku Mori, Mikkael A Sekeres, Kenichi Chiba, Hiroko Tanaka, Hideki Muramatsu, Hirotoshi Sakaguchi, Ronald L Paquette, Michael A McDevitt, Seiji Kojima, Yogen Saunthararajah, Satoru Miyano, Lee-Yung Shih, Yang Du, Seishi Ogawa & Jaroslaw P Maciejewski. Somatic SETBP1 mutations in myeloid malignancies. Nature Genetics, 07 July 2013; doi:10.1038/ng.2696

作者:蓝建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SK着眼于将旗下白血病药物Arzerra打造为一线药物

葛兰素史克表示,公司基于积极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将以一线治疗药物提交旗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药物Arzerra的上市申请。公司表示,Arzerra(奥法木单抗)与苯丁酸氮芥(瘤可宁)联合用药在有447名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中达到了其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疗效指标,为接下来几个月内向欧洲、美国及其它地区提交上市申请打下了良好基础。 Arzerra是一种全人源化靶向抗CD20单克

Cancer Research:微生物所在病毒诱导免疫细胞癌变机理研究中获新进展

小鼠白血病病毒(A-MuLV)可以诱导小鼠前B淋巴细胞发生癌变,进而导致小鼠白血病的发生,这类白血病与人类的Bcr-Abl阳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极为相似。因此,小鼠白血病病毒诱导免疫细胞癌变技术为我们研究人类白血病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A-MuLV携带的v-Abl与Bcr-Abl诱导白细胞癌变过程的信号转导通路存在许多共同点,例如 JAK/STAT信号通路持续活化,并且激活的JAK/STAT信号通路

EHA 2013:LymphoSIGHT检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优于传统方法

    一种新型的处于研究阶段的高通量测序技术——LymphoSIGH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测序)平台,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的能力与传统方法相当,但繁琐程度大为减轻。    根据提交至欧洲血液学协会(EHA)第18届代表大会的一项研究,新的筛查方法可以发现标准方法未能检测的白血病克隆。 

Nature Genetics:研究揭示2型糖尿病患者为何易患白血病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和癌症相关的基因异常情况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或更为常见。 研究发现II型糖尿病患者患癌症风险较高,尤其是像淋巴瘤或者白血病一样的血癌,这项研究揭示,一种名为同种细胞间的镶嵌事件(clonal mosaic events,CMEs)的突变或许可以部分解释II型糖尿病患者为何患癌风险较高。

NEJM:靶向药物治疗白血病效果更佳

日前,意大利 40 个血液病研究中心和德国 27 个类似机构合作,以 150 多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各一半的病人分别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和化疗。结果显示,靶向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生存率高于结合药物的化疗。 研究人员表示,两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病人在这期间的无事件生存率约为 98%,而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