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缺铁性贫血患者乳糜泻风险增加

2018-04-23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证实每31名缺铁性贫血患者中就有1名为乳糜泻患者,该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现行指南的正确性

乳糜泻患者的贫血发病率较高,现行指南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接受乳糜泻筛查,但真实世界中,贫血患者中乳糜泻的发病率尚不清楚。近日研究人员就缺铁性贫血(IDA)患者中乳糜泻的发病率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人员收集了截止2017年7月,乳糜泻合并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固定效应逆方差加权模型考察乳糜泻发病率,通过荟萃回归评价亚组间异质性。

本研究总计收录了18个相关研究,总计2998名患者,患者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土耳其、伊朗以及以色列。未加权乳糜泻患病率为4.8%(n=143)。加权集合分析后,IDA患者中乳糜泻的发病率为3.2%(95% CI, 2.6%-3.9%),但异质性较高(I2 = 67.7%)。年龄以及性别对IDA患者乳糜泻发病率影响不显著。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以及一般人群中乳糜泻的发病率与IDA患者乳糜泻发病率无关。在高质量的8项研究中,乳糜泻合并IDA的患病率为5.5% (95% CI, 4.1%-6.9%)。

研究证实每31名缺铁性贫血患者中就有1名为乳糜泻患者,该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现行指南的正确性。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2018 ESMO临床实践指南:癌症患者贫血和铁缺乏的管理

2018年2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布了癌症患者贫血和铁缺乏的管理指南。贫血和缺铁是实体肿瘤和血液恶性肿瘤,尤其是接受化疗药物治疗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主要针对贫血的评估以及补铁治疗方法提出指导建议,主要目的是优化癌症患者贫血和铁缺乏的管理。

SCI REP:中国人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与贫血发生风险!

由此可见,较短和较长的睡眠时间都与贫血的风险增加有关。

心衰与贫血:相互扶持互相促进?!

大家对于贫血导致的心衰比较熟悉,但实际上这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互相联系,心衰本身也可以导致贫血的发生,二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因此,在心衰患者的管理上也要格外注意血色素那点事儿。

Crit Care Med: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铁调素和贫血!

由此可见,入住ICU时铁调素血清浓度明显增加,并在ICU停留期间(28天)显著降低。降低的铁调素浓度与增加的网织红细胞反应和通过减少IL-6和C反应蛋白浓度来体现减弱的炎症反应有关,但与贫血痊愈无关。

贫血是亟需关注的一类疾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邵宗鸿教授谈贫血诊治现状

2013年发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报告中指出,1990~2010年187个国家的贫血患病率为32.9%,伤残调整生命年高达683.6万年。研究表明,全球约24.8%的人口患有贫血,中国的贫血患病率约为20.1%,其中超半数是因缺铁所致,缺铁性贫血也是许多严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慢性肾病患者、育龄女性、妊娠人群和发育中的儿童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SCI REP:高血红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降低有关!

由此可见,该研究的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红蛋白水平与DR风险降低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