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我国近200种中药能有效治疗中风

2017-02-24 岳冉冉 新华社

我国科学家从近8000种中草药中发现了大量天然抗中风化合物,其中有接近200种中药植物被证实是中风治疗与恢复的常用药。该项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我国科学家从近8000种中草药中发现了大量天然抗中风化合物,其中有接近200种中药植物被证实是中风治疗与恢复的常用药。该项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仅亚洲中风死亡病例就占全球的2/3。此外,中风的发病年龄也横跨青年、中年、老年,甚至是儿童和青少年。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代绍兴博士介绍,中风作为发病前无明显症状的突发性综合疾病,不管是对于中风的急性干预治疗,还是后期的恢复性治疗都需要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对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很大负担。现在西医治疗主要集中在中风后期的恢复阶段,对于中风前期和发生阶段的急性干预药物非常少。

中科院科学家从中国传统中草药植物入手,通过筛选中医临床抗中风治疗的中药药方,结合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信息,利用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了近8000种中草药,并从30438个小分子化合物中获得了2355个候选抗中风化合物。

“我们发现这些抗中风候选化合物作用于15个抗中风靶点,这些靶点在中风的前期、发生时、后期都有表达,证明中药在治疗中风不同阶段都有效果。此外,我们鉴别出35个高潜力的候选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肠吸收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等特性。”代绍兴说。

科学家在中风治疗与恢复的近200种中药植物中,还发现了使用频率最高、效果最好的几种中草药,包括川芎、当归、红花、赤芍、黄芪、丹参、桃仁、大黄、菖蒲等。

该研究解释了中草药中多种抗中风植物潜在的作用机制,为抗中风药物研发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起点和广阔范围。

作者:岳冉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21-11-24 ms7000000161449856

    像极了补阳还五汤

    0

  2. 2017-02-27 QQ713279ab

    传统精髓,可惜忘的差不多了

    0

相关资讯

中药在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中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

中药在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中应用专家共识(2016 版)于2016 年9 月经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微创保胆委员会常委会讨论通过。 下载地址:下载   (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果德安团队:将中药标准推向国际

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果德安领衔的“国际化导向的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在1月9日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已经是该团队第二次获得国家嘉奖。 “我瞄准‘中药标准’这一基础科学问题,与中药打了三十年交道。”果德安回顾研究之路不禁感慨,“中药是一个古老又复杂的体系,只有建立标准才能让它真正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 指纹识别真假优劣 如果

饶毅痛批中药注射剂:这是伪科学!谋财害命!

1月15日,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未来论坛科学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枢神经科学领域专家饶毅教授在网易未来论坛现场痛批中药注射剂。 他认为,现在有一批中药厂要大量向全国推销中医注射剂,这不仅把西医要求的科学检验绕过去,也把中医要求的不能大量推广绕过去,这种做法是一个商人做法,这是伪科学,是为了谋财害命。 同时,饶毅教授表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两点核心是没有变的,

中国十三五期间将推动中药治疗AIDS

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其中计划将采用传统中药(TCM)治疗更多的AIDS病人,部分原因是为了增加TCM在中国医疗系统中的使用,属于中国国务院应对HIV/AIDS的“十三五”行动计划中的一部分。 国务院官网的公告表明采用TCM治疗的AIDS病人的数量将为2015年的两倍。这个计划概述了中医

中药改名征求意见稿:风油精等数千药名或需改名?

国家食药监总局1月11日公开征求对《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成药命名新规的意见,要求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定邮箱,2月15日正式截止。《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统称《意见稿》)提出,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如:名称中含“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不应采用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