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川崎病所致的冠状动脉闭塞-病例报道

2018-12-20 xing.T MedSci原创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特发性、自限性血管炎,主要影响儿童。临床特征包括发热、双眼非渗出性结膜炎、粘膜炎、颈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和手脚变化。因为不是所有这些特征都必然存在,并且没有针对川崎病的特异性诊断检测手段,所以在儿童时期可能会漏诊,受影响的儿童有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患者为一名18岁的男子,因急性胸痛而到急诊就诊。他有川崎病史,在他11岁时被诊断出来。尽管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但在影像学检查中观察到冠状动脉瘤(如图A所示,就诊前3年获得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在此次就诊时,他服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心电图检查显示V1至V3导联ST段抬高。紧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闭塞(如图B所示)。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特发性、自限性血管炎,主要影响儿童临床特征包括发热、双眼非渗出性结膜炎、粘膜炎、颈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和手脚变化。因为不是所有这些特征都必然存在,并且没有针对川崎病的特异性诊断检测手段,所以在儿童时期可能会漏诊,受影响的儿童有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该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就诊后3年的随访中,他表现良好并且没有出现进一步的心脏症状。

原始出处:


Hiroki Matsuura,et al.Coronary-Artery Occlusion from Kawasaki’s Disease.N Engl J Med 2018;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icm180490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克拉霉素联合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川崎病的复发率!

既往研究表明生物膜和机体的先天免疫在川崎病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旨在探索抗生物膜药物-克拉霉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作用的临床研究。

JAHA:克拉霉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川崎病复发率

尽管IVIG +克拉霉素治疗不能缩短发热时间,但却降低了川崎病的复发率和缩短了住院时间。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共患川崎病1例

患儿,男,10个月19d,因"发热35h,手足皮疹31h,惊跳5h"住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小儿川崎病的超声诊断标准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表现主要有发热、皮肤黏膜损害、淋巴结肿大等。主要病理变化是以冠状动脉损害为主的全身血管炎。

川崎病合并单冠畸形一例!

患者3月前于快步上5层楼后出现剑突下剧烈胸痛,伴胸闷大汗,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头晕心悸黑朦,持续40分钟不缓解并于当地医院就诊

2018 欧洲共识建议: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

川崎病(Kawasaki diseae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本文主要诊断川崎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