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 Stroke:既往APT治疗的AIS患者:低剂量vs标准剂量阿替普酶

2017-08-07 易湛苗,吴星 环球医学

卒中是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中国首位常见的死亡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卒中类型的60%~80%。因此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2017年7月,发表在《Stroke》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既往抗血小板治疗(APT)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低剂量vs标准剂量阿替普酶的相对影响。

卒中是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中国首位常见的死亡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卒中类型的60%~80%。因此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2017年7月,发表在《Stroke》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既往抗血小板治疗(APT)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低剂量vs标准剂量阿替普酶的相对影响。

背景和目的:许多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既往都使用过APT,这可能增加症状性脑出血的风险。在一个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中,研究者报告了,根据国际多中心ENCHANTED研究(高血压强化控制和溶栓治疗脑卒中研究)中受试者既往APT的使用情况,对不同剂量静脉阿替普酶的相对影响。

方法:3285例出现症状后4.5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66.6岁,38%为女性),被随机分配至低剂量(0.6 mg/kg)或标准剂量(0.9 mg/kg)静脉阿替普酶,752例(22.9%)例患者报告既往使用APT。90天主要结局指标为死亡和残疾的复合终点(修正Rankin 量表[mRS] 评分,2~6分)。其他结局指标包括mRS评分3~6分、序列mRS转换(ordinal mRS shift)和各种标准的症状性脑出血。

结果:第1周校正基线特征和管理因素后,通过mRS评分2~6分(校正比值比[OR],1.01;95%置信区间[CI],0.81~1.26;P=0.953),3~6分(OR,0.95;95% CI,0.75~1.20;P=0.662)或序列mRS转换(OR,1.03;95% CI,0.87~1.21;P=0.770)明确,既往使用APT和未使用APT患者之间的结局没有显着性差异。根据卒中监测研究的溶栓安全实施定义,接受阿替普酶的患者中,既往使用过APT治疗的患者发生更多的症状性脑出血(OR,1.82;95% CI,1.00~3.30;P=0.051)。尽管差异不显着(P趋势=0.053),与未使用过APT的患者相比,既往使用过APT的患者使用低剂量阿替普酶的结局好于标准剂量(mRS评分2~6分;OR,0.84;95% CI,0.62~1.12 vs OR,1.16;95% CI,0.99~1.36)。

结论:低剂量阿替普酶或能改善既往使用过APT、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结局,但这需要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进一步评价。

作者:易湛苗,吴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8-01-02 膀胱癌
  2. 2017-09-20 jyzxjiangqin

    脑卒中的治疗原则.

    0

  3. 2018-06-14 zsyan
  4. 2017-08-15 jyzxjiangqin

    APT治疗AIS。

    0

相关资讯

卒中后脑代谢与认知障碍管理

卒中是常见疾病,依据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Circulation 2017年1月4日发表的《中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我国卒中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据此估算,我国目前每年约有250万例新发卒中患者,每年有150万例死于卒中,现存的卒中患者达1100多万例。

JACC:维生素K拮抗剂可降低房颤患者首次发生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

2017年6月2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乙酰水杨酸(ASA)单药治疗相比,维生素K拮抗剂(VKA)单药治疗可以降低房颤(AF)患者首次发生心肌梗死(MI)和卒中的风险。

JACC&NEJM:有一种卒中和心梗的风险叫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卒中和心梗则是心脑血管常见病,但二者相加是否还常见呢?似乎报道不是很多。此前国内外都有过散在的病例报道,渐渐也有人注意到它们潜在的联系,做了一些观察性研究。可惜这些研究质量都不太如意,没能提供什么强证据。 但最近一份来自韩国的数据,以Research Letter的形式发在了JACC上,大数据+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法,对混杂因素做了控制。Medscape报道了这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多位中国卒中和认知领域专家多次讨论并共同撰写专家共识。通过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ntific Index等国际资源及万方、维普、北大医学图书馆等国内资源索引查询了近十年发表的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相关的文献共423篇,包括81篇论著和5篇Meta分析等,并参照中国卒中学会指南制定标准与撰写规范,旨在通过对当前国内外PSCI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分析

Am Heart J:哪些房颤患者更愿意选择NOAC预防卒中?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AC)的问世,让房颤(AF)患者预防卒中有了多样化的选择。2017年7月,发表在《Am Heart J》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达四分之三的新发AF患者初始选用NOAC预防卒中。选择NOAC治疗的患者总体卒中和出血风险较低,更可能由心脏病专家治疗,并且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J Am Heart Assoc:我国台湾学者研究称,中风半年内停用他汀有危险

近期,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中国台湾研究表明,首次缺血性中风发作后3~6个月内如果停用他汀,1年内中风复发的风险显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