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心房颤动预防血栓栓塞的抗凝药物处方

2016-12-07 “胡大一大夫”微信公众号 “胡大一大夫”微信公众号

无论是阵发性还是慢性持久性心房颤动的主要风险是血栓栓塞的并发症,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血栓栓塞发生在脑血管导致卒中(中风)。因心房颤动所致的卒中,脑梗死面积更大,致死率更高,致残的程度更为严重。心房颤动时,心房以350~600次/分的极高频率蠕动,已不能有效机械收缩。血流在心房(尤其重要的是左心房)流动缓慢,在左心房结构中一个“死角”——左心耳尤甚。久而久之,在左心耳会发生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血栓一旦

无论是阵发性还是慢性持久性心房颤动的主要风险是血栓栓塞的并发症,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血栓栓塞发生在脑血管导致卒中(中风)。因心房颤动所致的卒中,脑梗死面积更大,致死率更高,致残的程度更为严重。

心房颤动时,心房以350~600次/分的极高频率蠕动,已不能有效机械收缩。血流在心房(尤其重要的是左心房)流动缓慢,在左心房结构中一个“死角”——左心耳尤甚。久而久之,在左心耳会发生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将血泵入全身动脉系统,向全身重要脏器,包括心、脑、肾和四肢供血时,从左心房脱落的血栓随血液流动,一旦卡在某处的动脉血管,就会闭堵此处动脉血管(医学术语称栓塞)。最常见的栓塞部位是脑动脉血管,导致卒中(中风);栓塞也可发生在肾动脉或向小肠供血的肠系膜动脉,导致肾坏死和小肠坏死,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剧烈腹痛,如不及时处理,可有生命危险;栓塞还可发生在下肢,导致下肢坏疽,严重者需截肢。

一、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是最重要的治疗。

传统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

需要定期查血,监测抗凝的强度,既要有效预防血栓栓塞,又要注意预防出血,尤其消化道或脑出血。

抗凝强度的指标是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经华法林治疗,INR应达到2~3,低于2时抗凝不足,超过3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达到INR2~3范围,每个患者所需华法林的剂量都不同。

国产的华法林有两种剂量,分别为2.5毫克和1毫克。1毫克的片剂中间有一刻痕,很容易掰成两半,各0.5毫克。芬兰的华法林每片3毫克。一般应从每日2.5或3毫克为起始量。用药3~5天左右,如INR达不到2~3,可增加剂量1毫克,逐步调整用药剂量。随INR变化增或减剂量,有时需细调0.5毫克,或每周的剂量相对固定,一月内单双日剂量不同。开始每3天左右需取血查INR,一旦INR稳定了,可1~2个月查一次INR。过好心房颤动人生俱乐部要通过医患互动,患患互动,教会患者掌握管好自己的INR。

我国大多数医院都仍采用传统落后的,不真正考虑如何方便患者的静脉采血查INR的方法。实际上,国内早就有如同家庭用的血糖仪一样,一滴指血,3分钟就能当场报告INR结果的简捷检测方法,却多年不能在国内推广普及。为什么方便患者的工作这么难?我呼吁我们的过好心房颤动人生俱乐部努力推动指血法监测INR,方便患者。 

华法林为什么能抗凝预防血栓栓塞呢?维生素K在体内有止血作用,华法林是维生素K的拮抗剂。服用华法林时要注意它与食物,可能还有某些中药有相互作用。服用华法林期间,要避免一次吃过多的新鲜蔬菜水果,因为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K,可能拮抗减弱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但一般常态日常生活中,吃适量的蔬菜水果,不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疗效。感冒发烧时,服用同样剂量华法林,INR可能会增高,这时应注意监测INR变化,必要时调整华法林剂量。

二、华法林和一些常用药物有相互作用,同用时影响抗凝强度,应提醒患者。

Q: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能替代华法林吗? 

不能。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动脉血栓,如冠心病、支架术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而对心房颤动并发的血栓栓塞预防效果不确切。

Q:有没有不需取血监测INR的抗凝药呢? 

有,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同服阿司匹林的方法,大多数患者可每日用同样的固定剂量。

国内现常用的有2种:

达比加群,每日2次,每次1片(110毫克)

利伐沙班,每日1次,每次1片(15-20毫克)

注意:利伐沙班用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片剂每片为10毫克,不同于用于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预防的片剂剂量。

这些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要慎用,减少剂量;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不能用。这时会发生严重出血的并发症。 

这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拮抗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出血,只能靠维持的救治,包括必要时输血。它们的拮抗剂正在研发中。 

三、华法林一旦导致严重出血,可用维生素K拮抗。

新型口服抗凝药都未进医保。每日的药费,达比加群40元,利伐沙班80元。而且县级医院和不少的地市级医院,包括我现仍出诊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房都没有这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供应。

目前,我们还是要首先认真用好管好华法林,让那些至今经济上还不富有的患者也能用得上抗凝药。实际上,华法林用药过程中对INR管理越上心,管理越到位,它与新抗凝药的疗效安全性差别越小。华法林仍是适宜的惠及广大民众的便宜有效药物。

做过瓣膜置换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和虽未换瓣,但是心脏瓣膜病合并的心房颤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效果远不及华法林,不能替代华法林。

每个心房颤动的患者都需用抗凝药吗?显然不是。

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并非取决于心房颤动本身,而是取决于有没有其它导致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 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过缺血性卒中,年龄大于75岁。这些危险因素都没有的心房颤动患者,无需用抗凝药物。如有以上任一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服用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物。有以上危险因素的女性心房颤动患者比男性患者的血栓栓塞的风险高,更需口服抗凝药物,但需要认真监测和管理服药的出血风险。

心房扑动患者与心房颤动患者同样存在血栓栓塞风险,也应以上述原则决定是否口服抗凝药物。

(北医老同学)

作者:“胡大一大夫”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8)
#插入话题
  1. 2016-12-18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2. 2016-12-13 飘飘爱

    非常好的内容

    0

  3. 2016-12-12 杨柳青青

    签到学习了~~

    0

  4. 2016-12-11 杨柳青青

    签到学习了~谢谢分享~

    0

  5. 2016-12-10 四爷无名

    学习了真不错

    0

相关资讯

感动中国的98岁医生胡佩兰,事迹拍成大电影首映了

编者按:还记得2014年感动中国的98岁妇产科医生胡佩兰吗?她的前半生奉献给了一个又一个产妇,接生了数不胜数的新生儿。而在她退休后,仍然执着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一直工作到最后一息,那时她已经98岁。从大专家到社区医生的转换,变的是执业地点,不变的是对患者的深情。让人感动的是,胡佩兰儿子、我国知名心血管医生胡大一教授,可谓子承母志。他一边高举心脏康复和健康宣传的大旗,一边一直在奔波的路上治病救

GW-ICC 2016:冠心病是“吃出来的”!

导语: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死因的首位,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在2016年10月13日-16日举办的第27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开设了针对大众的公众健康教育论坛,多位知名心血管病专家从心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到康复进行了全面讲解,普及公众健康教育。 第27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公众健康教育论坛 新华网 王坤朔 摄 执行健

胡大一:我们很多人不是在等待发病,就是在等待复发

胡大一 著名心血管专家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控烟协会会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及预防、康复。是2013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名医胡佩兰之子。导读  有的病人,35岁第一次放支架,放完就把所有药物都停了,没有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10年过去了,他又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血栓,医生赶紧又

胡大一:医学到底是什么

导读当今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机制与模式出了根本性问题,不痛定思痛,从源头和根子上解决问题,贻误的将是一代代医生……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的李铁一老师是我国影像学界的一支“定海神针”!我早闻其名,并一直心存敬佩。但真正知其医德医术之高,今年(注:2014年)始有切身体会。1 是肿瘤?还是炎症?我的一位亲属在某名牌医院做常规年度体检,肺部CT示有阴影,门诊专家的建议是:肺部肿瘤不能除外,可考虑:1、半年后

从美国总统选举所想到的——我眼中的胡大一老师

近日,两个古稀老人竞选美国总统传遍朋友圈及各大网站,特朗普和希拉里,两个70岁的人如此为工作拼博,一切懒惰都是那么的苍白。希拉里,从第一夫人,到美国国务卿,到离第一个女总统只差1%的选票,虽败犹荣。特朗普,从一个商人直接到总统,一个身价40亿的老人,70岁的生活是竞选总统,当总统!当然,特朗普和希拉里离自己生活比较遥远,但另一个刚过70岁的老人,所经历的奋斗的历程,却正在切身感受,这个人就是我的博

胡大一:如何评价随机临床试验中他汀的剂量 设计?科学?游戏?还是“陷阱”?

2013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胆固醇新指南,其中最重大的变化是取消LDL-C治疗目标值,改为推荐四类需使用他汀药物治疗的人群和大、中两种他汀剂量,做出如此在临床上难以执行的建议基于高质量随机临床试验(RCT)的证据。那么RCT的他汀剂量是如何设计的?基于科学? 还是游戏? 甚至“陷阱”?以4S 为代表的5 项有里程碑意义的他汀类药物RCT 使用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