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患上癌症感悟之一:肿瘤最长潜伏30年,单一靶向药不管用需要靶向药组合延缓耐药!

2024-02-01 癌度 癌度

靶向药单一疗法的顺序使用无法治愈晚期癌症,而靶向药的组合可以治愈无法治愈的癌症。

2024年1月3日,罗斯威尔公园综合癌症中心的Blagosklonny博士在《Oncoscience》发表了《我与癌症的斗争》,他写到:“2023年1月,我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我觉得自己必须完成一项使命,如果一切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那我必须找出转移性癌症是如何发生的。”也是在那个时间,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我生来就是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认为:靶向药单一疗法的顺序使用无法治愈晚期癌症,而靶向药的组合可以治愈无法治愈的癌症。

图片

参考文献示例图

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癌度将节选部分精华为大家编译,有余力的病友请去参考文献阅读详情。

一、癌症最长可以潜伏30年?

2023年1与12日,比我的生日提前一天,我被确诊为晚期肺癌,在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麻省总医院治疗。在1991年的夏天,我的X光片发现肺部有个模糊的小肿块,我决定忽略它。但是在24年后它变成了恶性肿瘤。作为一名医学博士和肿瘤学教授,我发表了300多篇有关癌症进展、治疗的文章。我感觉到自己所向无敌,无法相信癌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2022年3月,我因为中风而住院,我不认为是肺癌的原因,因为那个肿块已经存在了30年了,大家集中精力寻找血栓栓塞,但是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但是我又很快从中风恢复,从轮椅到步行、跑步等等。我以为一切都过去了,但是癌症在我肺部悄然生长,肺癌转移到脑部并出现了构音障碍(无法清晰说话)。

为什么1991年的良性小肿块到2023年才能检测出晚期肺癌,时间跨度到30年,首先肺癌的发展时间可能超过20年,比如在20年前戒烟的前吸烟者的癌症中发现了与吸烟相关的改变。另外一个是我在服用雷帕霉素,雷帕霉素可能会延缓癌症的发生,在动物学试验得到了证实。雷帕霉素可以减缓癌前病变和恶性病变的进展,主要的机制是通过延缓衰老来延缓癌症的发生,但是雷帕霉素不能完全预防癌症。

尽管我不规律地服用雷帕霉素,但是我并不是为了延缓癌症,而是主要为了延缓衰老和包括癌症在内的所有与年龄相关的疾病。2006年,我成为第一个提出雷帕霉素可以抗衰老的科学家,此后3年,有人提出雷帕霉素可以延长任何动物的寿命。

二、靶向药治疗癌症的第一把斧子

治疗癌症的第一个要求是:识别肿瘤的驱动基因并使用靶向药,这可以让原发肿瘤病灶消退。我的肿瘤驱动基因是MET基因的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卡马替尼是一种MET的靶向药。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很好,最初的肿瘤病灶用药后快速缩小。

不幸的是,在肿瘤病灶缩小的过程中出现了我们看不到的耐药问题,当肿瘤细胞负荷很高的时候,成功的单一靶向药会治疗会将那些耐药的癌细胞留下来,这些癌细胞往往更加具有侵袭性。解决的办法是尽早添加抗耐药组合。对于我的情况,是卡马替尼添加卡博替尼。

目前的治疗方案没有批准预防性治疗,但是它们对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这样的靶向药组合不能改善最初的治疗应答,因为最初只有很少的耐药癌细胞。但是预防耐药性可以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而且先发制人的组合要不断调整:可以更换耐药药物,并应该顺序联合使用。

另外对肿瘤驱动突变与协同突变可一起打击,比如MET基因14外显子跳跃突变与CDK4和MDM2扩增协同作用,而且这种靶向协同可以按顺序完成。替代改变如EGFR、HER2、PDGFR、RET、KRAS都应同时受到抑制。

三、你看不见,但是耐药在发生

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我希望大家注意:即使在肿瘤消退期间,也可能发生看不见的肿瘤进展。所以在肿瘤消退过程中,联合用药对防止进展非常重要。而且预防耐药的组合需要经常改变。这是因为癌症在不断发展,所以治疗不仅仅需要同步发展,而且需要领先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抗肿瘤耐药药物的单一疗法不能减缓肿瘤生长,因此也没有治疗效果,只有当将药物添加到针对的基因突变里,联合抗耐药组合才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参考文献:

Mikhail V. Blagosklonny, My battle with cancer. Part 1, Oncoscience (2024).

作者:癌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24-02-04 ms3000000329264085

    怎么选组合药物?这个对病人太难

    0

相关资讯

【衡道丨笔记】肿瘤分子病理诊断与实验室建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31周年系列公开课”的课程中,侯英勇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肿瘤分子病理诊断与实验室建设的内容。摘要如下:

【衡道丨病例】一文详解!甲状腺嗜酸细胞癌(Oncocytic cell carcinoma)如何诊断?

今天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于腾老师为大家分享甲状腺嗜酸细胞癌的病理诊断要点。

病例分享 | 后肾腺瘤病例分享

一种少见的由形态较一致的胚胎样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起源于胚胎发育中残留的后肾胚芽。

风暴之后的彩虹,风湿性关节炎肿瘤患者用PD-1后病灶全消失,晚期肾癌治愈的启示!

今天癌度从一个治疗案例给到大家一些参考,一个晚期肾细胞癌里,在使用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阿西替尼联合治疗后,经历了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病例分享 |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一例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是一种发生于侧脑室壁的肿瘤,部分由大神经节样星形胶质细胞组成,与结节性硬化症密切相关。

纳米分子手提钻体外将99%的癌细胞杀死了,体内试验50%的肿瘤消失!

今天癌度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纳米层级的抗癌新武器——分子手提钻,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的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