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补体C5可作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20-04-2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并且临床上缺乏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动脉中发生的时间和拓扑分辨蛋白变化,以寻找新的潜在诊断和/或治疗靶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并且临床上缺乏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动脉中发生的时间和拓扑分辨蛋白变化,以寻找新的潜在诊断和/或治疗靶点。

本研究采用深定量复合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健康主动脉(中层)和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脂肪条纹和纤维脂质层、中层和内膜层)的蛋白质组成。结果发现早期斑块中参与脂质转运、补体系统、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止血的蛋白质增多,补体激活途径的成分主要增加在纤维脂质斑块的内膜。其中C5蛋白水平的升高通过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并与补体原位活化有关。血浆C5水平在PESA和NEFRONA队列中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明显升高,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此外,在PESA研究中,C5血浆水平与整体斑块体积和冠状动脉钙化呈正相关。

研究结果显示,补体系统的激活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个重要改变,C5血浆水平的升高反映了补体系统的激活,作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新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原始出处:

Diego M et al.Complement C5 Protein as a Marker of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JACC.2020 Apr.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抗miR-21治疗可预防大动物心梗后纤维化形成

miR-21是心脏纤维化的中心调节分子,在小动物模型中,它的抑制作用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抗纤维化策略,在包括心脏在内的各种器官中。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一个猪心衰竭模型中测试局部、导管式输注antimiR-2

盘点:JACC四月第3期研究一览

1. 橄榄油的摄入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JACC:年龄对Takotsubo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Takotsubo综合征(TTS)常见于更年期后的女性,但在年轻人中也有出现。本研究旨在探讨TTS的年龄相关差异。

JACC:二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安全有效

随着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使用正在增加,但有关经导管心脏瓣膜(THVs)耐久性的可靠数据有限。Redo-TAVR可能是治疗THVs失败患者的关键策略。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

JACC:跨瓣血流和性别对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死亡率的影响

跨瓣流速、压差、性别及其相互作用对接受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死亡率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比较术前跨瓣流速压差模式对AVR术后死亡率的影响,并探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JAC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中国高血压患者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在中国,有44.7%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在中国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尚不清楚。本研究前瞻性地调查了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中PA的患病率、特征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