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脑小血管病患者最后是否会发展为痴呆?

2020-03-01 shaosai MedSci原创

脑小血管病(SVD)是血管性认知损害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很大比例的患者最后演变为痴呆。本研究旨在评价扩散张量成像图像分割技术(DSEG)预测认知下降程度及演变为痴呆的价值,从而提供一种有种的预后手段。

背景与目的
脑小血管病(SVD)是血管性认知损害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很大比例的患者最后演变为痴呆。本研究旨在评价扩散张量成像图像分割技术(DSEG)预测认知下降程度及演变为痴呆的价值,从而提供一种有种的预后手段。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9例SVD患者,每年进行磁共振检查(连续3年)和认知功能评价(连续5年)。利用DSEG-θ作为全脑SVD严重程度的指标。参考DSMMDV标准来诊断痴呆。利用Cox回归分析评价DSEG指标、血管危险指标与痴呆高风险的相关性。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对病情稳定组与脑痴呆患者进行分类。
结果
DSEG- θ与高级功能和整体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P<0.001)。其中有18例(18.2%)患者演变为痴呆。基线DSEG-θ 预测痴呆的分类率为75.95%,其曲线下面积为0.839。最佳分类模型包括基线DSEG-θ 、DSEG-θ 变化、年龄、性别和发病前的智商(平衡分类率为79.65%,曲线下面积为0.903)。
结论
本研究表面DSEG是一种能够利用单一影像学检查方法准确评估SVD患者脑微结构损害的全自动分析技术。DSEG-θ 是识别SVD患者演变为痴呆高风险的重要工具,具有评估SVD严重程度的潜能。
原始出处:
Williams OA, Zeestraten EA, Benjamin P, et al,Predicting Dementia in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Using an Automatic Diffusion Tensor Image Segmentation Technique.Stroke. 2019.DOI: 10.1161/STROKEAHA.119.02584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shaos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20-03-01 junJUN

    老年人痴呆何药可用??

    0

相关资讯

Pediatric Research:孕期铁的摄入量可影响其后代的大脑发育

据发表于Pediatric Research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女性怀孕期间铁的摄入量不足可影响其后代的大脑发育。

J Clin Oncol:奥秘皆在细微处:诊断治疗间期与新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

长久以来,如何提高肿瘤临床试验结论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备受关注。以往,研究者往往通过严密的试验设计、严谨的知情同意条款和科学的分析来控制偏倚。美国梅奥诊所学者Maurer等的研究结果发现,临床试验中人们甚少关注的诊断治疗间期与预后显着相关,该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JCO杂志上。

Radiology:顶个球,男女之间谁更容易受伤呢?

本研究旨在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指标部分各向异性(FA)评价踢足球头球后性别对异常白质微小结构变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