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氟哌啶醇治疗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风险

2018-04-02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发现,氟哌啶醇治疗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风险略高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虽然不能排除混淆因素,但心血管风险高危患者在使用氟哌啶醇时因充分考虑这一潜在风险

近日研究人员对因使用氟哌啶醇或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事件进行了考察。

研究人员对英国700多家医院患者数据进行考察,6578名18岁以上因口服氟哌啶醇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奥氮平和利培酮)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参与,研究的主要终点是7天内院内死亡。

患者平均年龄75.2岁,其中1668名患者服用了氟哌啶醇(25.4%),4910 人(74.6%)服用了其他抗精神病药。意向分析发现,氟哌啶醇组每100患者天的绝对死亡1.7例(总计死亡患者数129例),其他药物组为1.1例(92例)。7天内,氟哌啶醇组患者生存率为0.93,其他药物组为0.94。未调整和调整后的死亡风险分别为1.51和1.50,死亡相关风险在住院前4天最高,之后逐渐降低。

研究发现,氟哌啶醇治疗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风险略高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虽然不能排除混淆因素,但心血管风险高危患者在使用氟哌啶醇时因充分考虑这一潜在风险。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8-07-19 gaoxiaoe
  2. 2018-04-02 yfjms

    学习

    0

  3. 2018-04-02 183****7028

    学习

    0

相关资讯

AHA 2017:杨跃进研究团队:中国ST段抬高AMI相关心源性休克的新近进展

心源性休克大部分由心肌梗死引起,数据显示,6%~8%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NEJM: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PCI策略研究

研究认为,对于多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患者,病变区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相对于多血管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更佳

NEJM:流感与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认为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流感与急性心肌梗死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突发晕厥,肌钙蛋白持续升高……

临近年关,很多的事情都一股脑的涌来:科室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年终总结……医院各种各样的会议不断。总而言之一句话,除了正常的看病,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总结……

Int J Cardiol:原籍对急性心肌梗死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由此可见,移民会增加AMI出院后的风险,但AMI后住院死亡率不高。这些病人需要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预防计划。

JAHA:对急性心肌梗死后β-阻滞剂治疗超过3年的疗效分析!

由此可见,AMI后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有益作用可能局限在AMI后1年内。超过1年的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是否能够提供临床效益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