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何自我筛查?

2016-12-17 仝俊雪 糖尿病天地

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无痛性神经病变和痛性周围神经病变,这两种情况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前者因为患者的保护性感觉如痛觉、触觉、位置觉等丧失,因不易察觉小的足部皮肤损伤而导致溃疡出现、加重最后甚至需要截肢。而后者会因为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如针刺痛、烧灼痛、刀割痛、触电样或钝痛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困扰,甚至会导致情绪、心理异常。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早期

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无痛性神经病变和痛性周围神经病变,这两种情况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前者因为患者的保护性感觉如痛觉、触觉、位置觉等丧失,因不易察觉小的足部皮肤损伤而导致溃疡出现、加重最后甚至需要截肢。而后者会因为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如针刺痛、烧灼痛、刀割痛、触电样或钝痛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困扰,甚至会导致情绪、心理异常。


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很重要,本文教给大家如何自查,赶紧来学习吧。


足外观观察


1)足底或足趾胼胝(老茧);

2)足部皮肤干燥、汗液减少;

3)足畸形,如锤状趾、爪状趾、夏科关节等。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上体征,提示有下肢神经病变。


10克尼龙丝检查法检测触觉


方法:


a.检查时用10克尼龙单丝和皮肤表面垂直放置;


b.常用位点见图1;


c.均匀用力使单丝变弯曲即可,如图2,此时单丝刚好对脚部产生10克的压力。


图1

图2


大头针检查法检测触觉


方法:


用大头针刺足底第一、第三、第五趾腹部及跖底皮肤,见图3,并感觉疼痛程度。若无痛觉,再刺足外侧及足背皮肤,操作方法见图4。


结果判断:


正常:各部位感觉到轻微疼痛,可以忍受。


减退或消失:有感觉,但感觉不到疼痛或完全无感觉。


过敏:轻触即感觉疼痛,难以忍受。

图3

图4


皮温计检查法


方法:


用分别盛冷水(5~10℃)和热水(40~45℃)玻璃杯接触皮肤,感觉“冷”或“热”。如果患者无明显感觉及比较不出差异,为温度觉消失。

作者:仝俊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6-12-18 SAd

    糖尿病患者是越来越多了,早预防早治疗

    0

相关资讯

Science子刊:糖尿病治疗新药可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明年将开始临床试验

一种处于临床申请阶段本来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将要用于一项帕金森病临床治疗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到现在为止帕金森病治疗主要集中在对症状的控制。如果在人类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MSDC-0160将成为世界上从根本上治疗这种疾病延缓疾病进展的首个治疗药物,或可实现对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阻止认知能力下降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或推迟对药

JAMA Cardiol:非糖尿病人群中,低随机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低风险相关

非糖尿病人群中,低随机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低风险相关

必看!2016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亮点精华汇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锦年素时,稍纵即逝,又是到年终盘点的时刻!相比于去年,2016年糖尿病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不论从基础还是临床研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糖尿病的临床管理寻找最新方向。本文梅斯医学编辑就2016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亮点进行汇总。【1】BMC Biotechnology:糖尿病福音,转基因蛆虫治疗足溃疡!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Cell:揭示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抗癌作用机制

相当多的证据已表明50多年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也能够阻止或延缓某些癌症的生长;但是它的抗癌效果背后的机制是未知的。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途径似乎是二甲双胍能够阻断人癌细胞生长和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基础,这提示着这种基因途径在多种有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12月15日那期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Anci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人工胰岛β细胞

糖尿病正在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危害,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预测,到2040年,全世界将有6.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或者胰岛β细胞破坏。目前治疗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的糖尿病最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药物便是胰岛素。胰岛素可以控制住患者血糖,但科学家还在不断研究更好、更方便的治疗方法对付糖尿病。干细胞疗法具有十分可靠的前景。传统的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大多是将脂肪细胞经人工诱导为胰岛β

四种糖尿病相关性昏迷,性命攸关!

昏迷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影响尤大,如果抢救不及时、昏迷时间持续6小时以上,就会造成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导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糖尿病相关性昏迷”(如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等)和由合并症引起的昏迷(如急性脑卒中等)。本文主要谈谈“糖尿病相关性昏迷”的几种常见类型及救治要点。一、低血糖昏迷  当血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