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糖尿病相关性昏迷,性命攸关!

2016-12-17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昏迷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影响尤大,如果抢救不及时、昏迷时间持续6小时以上,就会造成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导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糖尿病相关性昏迷”(如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等)和由合并症引起的昏迷(如急性脑卒中等)。本文主要谈谈“糖尿病相关性昏迷”的几种常见类型及救治要点。一、低血糖昏迷  当血糖低

昏迷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影响尤大,如果抢救不及时、昏迷时间持续6小时以上,就会造成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




导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糖尿病相关性昏迷”(如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等)和由合并症引起的昏迷(如急性脑卒中等)。本文主要谈谈“糖尿病相关性昏迷”的几种常见类型及救治要点。


一、低血糖昏迷  




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称为低血糖(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3.9mmol/L则属于低血糖范畴)。严重低血糖是糖尿病昏迷最常见的类型。


常见诱因有:

①降糖药物(尤其是胰岛素)用量过大;

②注射胰岛素以后,没有及时进餐或进食量过少;

③运动量增加,但没有相应增加进食量或减少药量。


在低血糖昏迷发生前,病人往往有心慌、头晕、饥饿感、出冷汗、手足颤抖等自觉症状,此时立即进食甜食便可化险为夷,否则病情将会进一步发展,出现烦躁、抽搐、精神异常、神志恍惚,直至进入昏迷状态。


二、酮症酸中毒昏迷 




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糖代谢紊乱、酮体产生过多,血液pH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常见诱因有:

①各种严重感染;

②擅自将胰岛素减量或停用;

③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外伤、大手术、急性心脑卒中等);

④暴饮暴食等等。


患者早期往往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及乏力、消瘦,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并有心慌气短。酸中毒加重时,有头晕、嗜睡、烦躁、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继而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而陷入昏迷。患者血糖多在16.7~33.3mmol/L,血酮体>4mmol/L,尿酮体阳性,血pH值往往低于7.35。


三、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该病特点是血糖极高但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增高,有严重脱水及进行性意识障碍。


常见诱因有:

①各种严重感染,尤其是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肺炎等;

②不适当应用利尿剂、脱水剂;

③静脉大量输注葡萄糖;

④急性胰腺炎、急性心梗、大面积烧伤等应激情况。


这种昏迷多见于口渴中枢功能减退的老年人,以严重脱水及神经精神症状(如抽搐、一过性偏瘫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化验检查提示高血糖(>33.3mmol/L)、高血浆渗透压(>320mos/L),而尿酮体检查多为阴性;该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必须及早诊断和治疗。


(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鉴别)


四、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乳酸性酸中毒昏迷较为少见,但也不可忽视。


该类型见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是由于过量服用双胍类(主要是苯乙双胍)药物引起。这是因为这类药物对肌肉内乳酸的氧化,以及肝糖原异生均有抑制作用,而且由于肾功能不好,导致乳酸排泄障碍,致使血液中乳酸过多积聚,引起中毒。


该急症的早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逐渐发展到呼吸深大、皮肤潮红、烦躁不安,以至发生昏迷;化验检查:血乳酸增高(5.0mmol/L),血pH值小于7.35。


糖尿病相关性昏迷,这样救治!


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时,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救治应争分夺秒。


1、首先,需要区分是“低血糖性昏迷”还是“高血糖性昏迷”。


一般说来,“低血糖性昏迷”常常表现为全身肌力瘫软,皮肤潮湿,体温下降而呼吸平稳,呼吸无特殊气味;而“高血糖性昏迷”的病人,则见呼吸深而快,口渴,皮肤及口唇干燥,呼出气体似有苹果味。最简单有效而又可靠的鉴别方法是快速测定指血血糖,可在1~2分钟内完成。


2、如果患者意识尚清并能吞咽,低血糖患者可让其喝甜饮料或吃糖块、甜点;高血糖患者可嘱其尽量多饮白开水(或淡盐水)。


3、若患者意识不清,应将病人放平,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造成窒息,解开衣领,以保证其呼吸道通畅,并立即与急救中心联系,迅速送至医院抢救。


原则上,在没搞清楚患者昏迷的原因之前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4、当一时无法判断出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时,暂时不要实施上述抢救措施,因为高血糖与低血糖两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的治法是完全相反的。


用血糖仪检测随机血糖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现场没有血糖仪,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的进餐、用药情况以及症状特点,也可为诊断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6-12-21 我爱光明2009

    归纳得很好!!

    0

  2. 2016-12-19 wgx307

相关资讯

四种糖尿病相关性昏迷的救治,性命攸关!

昏迷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影响尤大,如果抢救不及时、昏迷时间持续6小时以上,就会造成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导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糖尿病相关性昏迷”(如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等)和由合并症引起的昏迷(如急性脑卒中等)。本文主要谈谈“糖尿病相关性昏迷”的几种常见类型及救治要点。一、低血糖昏迷  当血糖低

Science子刊:糖尿病治疗新药可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明年将开始临床试验

一种处于临床申请阶段本来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将要用于一项帕金森病临床治疗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到现在为止帕金森病治疗主要集中在对症状的控制。如果在人类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MSDC-0160将成为世界上从根本上治疗这种疾病延缓疾病进展的首个治疗药物,或可实现对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阻止认知能力下降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或推迟对药

JAMA Cardiol:非糖尿病人群中,低随机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低风险相关

非糖尿病人群中,低随机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低风险相关

必看!2016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亮点精华汇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锦年素时,稍纵即逝,又是到年终盘点的时刻!相比于去年,2016年糖尿病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不论从基础还是临床研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糖尿病的临床管理寻找最新方向。本文梅斯医学编辑就2016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亮点进行汇总。【1】BMC Biotechnology:糖尿病福音,转基因蛆虫治疗足溃疡!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Cell:揭示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抗癌作用机制

相当多的证据已表明50多年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也能够阻止或延缓某些癌症的生长;但是它的抗癌效果背后的机制是未知的。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途径似乎是二甲双胍能够阻断人癌细胞生长和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基础,这提示着这种基因途径在多种有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12月15日那期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Anci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人工胰岛β细胞

糖尿病正在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危害,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预测,到2040年,全世界将有6.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或者胰岛β细胞破坏。目前治疗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的糖尿病最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药物便是胰岛素。胰岛素可以控制住患者血糖,但科学家还在不断研究更好、更方便的治疗方法对付糖尿病。干细胞疗法具有十分可靠的前景。传统的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大多是将脂肪细胞经人工诱导为胰岛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