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数据表明,益生菌对结肠炎症具有调节作用,但益生菌缓解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日研究人员通过质谱,鉴定和量化了益生菌中的游离长链脂肪酸(LCFAs)含量,并评估了其对小鼠结肠炎的影响。
研究人员对大肠杆菌Nissle1917产生的所有LCFA进行质谱研究,与其他大肠杆菌菌株相比,Nissle1917产生的3-羟基十八烯酸 (C18-3OH)浓度增加显著。口服C18-3OH可减轻硫酸葡聚糖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研究人员还发现,益生元低聚果糖(FOS)的抗炎特性与结肠C18-3OH浓度的增加有关。C18-3OH的浓度增加与支原体Allobaculum、霍尔德曼氏菌和狄氏副拟杆菌的丰度增加有关。在培养过程中,BholdemanellaBiformis可产生高浓度的C18-3OH。利用tr-fret结合试验和基因表达分析证明C18-3OH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激动剂。
研究发现,肠道细菌产生3-羟基十八烯酸是有效的抗炎成分,其生成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
原始出处:
Julien Pujo et al. Bacteria-derived long chain fatty acid exhibits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in colitis.Gut. 21 Sep, 201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Gut#点击进入话题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或评论时插入话题加入讨论
132
学习了,谢谢
109
#长链脂肪酸#
87
#肠道细菌#
119
学习了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