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的职称论文,想说爱你并不难

2015-05-04 尹朝霞 全科医学论坛

全科医生职称晋升要求一定数量论文发表(姑且不论其是否合理),但很多全科医生接受论文写作的培训较少,不知如何书写论文。“尹医生聊全科”专栏会陆续提供一些与职称论文有关的实用技巧,今天先谈谈全科医生对职称论文的误区。 误区一:将论文完全等同于课题研究 一提起论文,很多全科医生就想到申请课题的研究论文,觉得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做起来太难,离普通的全科医生太远。 虽然课题

全科医生职称晋升要求一定数量论文发表(姑且不论其是否合理),但很多全科医生接受论文写作的培训较少,不知如何书写论文。“尹医生聊全科”专栏会陆续提供一些与职称论文有关的实用技巧,今天先谈谈全科医生对职称论文的误区。




误区一:将论文完全等同于课题研究

一提起论文,很多全科医生就想到申请课题的研究论文,觉得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做起来太难,离普通的全科医生太远。

虽然课题研究成果多以论文的形式呈现,但全科医生一般的论文写作并不完全等同于课题研究。因为申请课题的研究论文要求是别人从未研究或研究较少的,具有前瞻性、新颖性、独特性特点,这并不适合每一位全科医生。一般性的论文实际上并不需要达到如此高的要求,全科医生对自己的日常工作进行点点滴滴地细心观察、思索,总结后即可以形成一篇很好的论文。

全科医生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多的是从事应用研究,即研究的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途径、科学依据,以及对现有知识更新或扩展、现有技术改进等。以家庭医生服务为例,杜雪平教授的《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责任制实施效果评价》,其目的是评价家庭医生服务对居民医疗行为的影响,为决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属于提供科学依据;陈启涛主任的《创建“粉丝”为基础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研究 》,其目的是探讨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属于现有技术改进,张跃红主任的《北京市德胜地区居民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签约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目的是分析家庭医生服务的现状、影响因素,属于对现有知识的扩展,对更好地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具有指导意义。

误区二:全科医学没有有价值的东西可写

有的全科医生认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没有先进的设备可以依赖,每天面对的也多是常见病、多发病,因此,全科医学没有有价值的东西可写。

事实恰恰相反,全科医生在论文写作上具备独特优势。首先,全科医生的论文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例如政策层面、继续教育、功能社区、家庭医生服务、慢性病管理、信息化管理、适宜技术、中医治疗等,诸多问题目前都还没有成形的答案,值得思索,这种“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更多论文的产生,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家庭医生服务。另外,例如如何利用庞大的老年体检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如何更好地使用健康档案、如何做好双向转诊等研究,这些均是与全科医生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

其次,全科医生面对的是人群管理,能够保证研究拥有足够的样本量。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与专科医生有价值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医院不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是以“社区为范围”的,各社区间差距并不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名全科医生来说,只要“有心”皆可有条件去获取资源进行相关研究。

因此,可以说论文实际上离全科医生并不远,是每一位全科医生均可以实现的。

误区三:全科医学没有新颖东西可写

全科医生经常发现自己想写的论文似乎是其他人均已经写过、发表过的内容,根本不存在尚未涉足的领域,自己没有新颖东西可以写。这是很多全科医生的感受。

要想达到完全新颖性,只有在新事物出现时候快速捕捉,例如预约就诊模式刚推行时,观察预约率、影响预约就诊的因素、改进意见等,但这要求全科医生有较高的科研敏感性、快速的行动力、较强的数据总结、分析等能力,但是我们全科医生一般不具备这些能力。

其实,无论是全科医生还是专科医生,论文写作大部分是“石头缝里找内容”,即寻找与他人论文的微小差异,以笔者发表的一篇论文为例,当时在构思、设计过程中发现已经有很多相关论文发表了,但这些已发表的论文全是定性研究,因此笔者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虽然研究的问题没有新颖性,但量化的评价指标能更客观、更真实地诠释研究结果,也是对此系列研究的重要补充。因此,从一些新视角、新见解、新方法、新手段等对常见问题的“再研究”不失为一种好的研究方法。

还值得一提的是,全科医生应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开展研究,例如笔者曾看过一篇全科医生发表的关于回民“戒斋节”期间糖尿病患者管理的论文,对这类特殊人群在特定时期糖尿病管理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此外,在高血压管理中,城区和偏远山区患者的基本情况、对血压管理的认知度、用药、服药依从性等方面均可能存在差异,故对自己所在社区的地域特色进行思索、总结,将对临床工作、论文写作等方面都非常有帮助。

因此,全科医生首先应该树立信心,论文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每一位有心的全科医生均有可能完成论文写作。但完成一篇论文,从发现科研思路、查找资料、组织实施及论文书写等均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我将在以后文章中陆续谈及。

说明:作者工作单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原文标题:全科医生的职称论文,想说爱你并不难)

作者:尹朝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5-09-09 1dd8fecdm45(暂无匿称)

    看自学能力

    0

  2. 2015-05-06 xxxx1053
  3. 2015-05-05 huaxipanxing

    看看

    0

  4. 2015-05-04 hbwang006

    同感

    0

相关资讯

卫生部部长陈竺:提高全科医生待遇和地位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务人员座谈时指出,“强基层”不但要“强人才”,还要“强政策”、“改观念”,要高高举起全科医学的旗帜,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和地位。“这是检验医学教育成败的关键,也是医改最终能否创建中国模式的关键。”   陈竺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威胁,而这些疾病恰恰不是仅靠大医院就能解决的。未来卫生

民生三问:特设岗位,能否留住全科医生

一问有岗位没队伍?吸引在职内科医生和退休医生前不久,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颁布《关于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并在安徽、湖南、四川、云南4省试点。据悉,以上4省将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全科医生队伍。对试点地区的全科医生,中央财政暂按年人均3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特设岗位,能否留住全科医生?小小乡镇卫生院,能不能留住城里来的人才?记者:据了解,我国注册执业的全科医生只有8万人,其中较

Pediatrics:儿科医生应慎开药物处方

尽管大力宣传,并且投入人力物力促进儿童的规范化用药,但是仍有全科医生为门诊儿童开具的药物不在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范围内,而且这一比例很高。为了研究儿童适应症外的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副作用(ADR)的发生率,法国临床药物实验中心的Aurore Palmaro对法国西南部46家全科医院开具儿科处方的情况展开研究。该文章在线发表于近日的Pediatrics。研究纳入的患儿年龄为0-16岁,研究内容包括患儿的个

J Pediatr:儿童需不需要检测血脂

为了研究医生对儿童血脂筛查指南的执行情况,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医院儿科的Damon医生调查了明尼苏达州548名医生对指南和血脂筛查的认识。纳入的研究对象有36.7%是儿科医生、37%为家庭医生、11%为全科医生、5.5%为护士、1.6%为医师助理另外5.3%为儿童专科医生,其中有16%的人在大学或者学院机构工作。研究结果发现,16%的医生开展过大规模血脂筛查,50%会根据家族史和危险因素来决定是否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