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院里的这些“黑科技”你见过么?

2018-03-16 向雨航、朱洪波 南方网

深圳作为中国最互联网城市之一,“黑科技”很多已经在医疗领域成为现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要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智慧医院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热议。

而作为中国最互联网城市之一,这些智慧“黑科技”很多已经在医疗领域成为现实。3月14日,记者探营深圳几大医院,看看他们是如何玩转智能医疗的。

北大深圳医院:

问诊问路找机器人“小易”

“你好,我是导医机器人,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

“宝宝头痛应该挂什么科?”

3月14日上午,北大深圳医院门诊大厅,一对“男女”吸引了不少患者和家属的注意,他们是刚来医院不久的导医机器人“小易”。其中,一位抱着小孩的年轻妈妈对着右边的机器人“男”小易提出了她的需求。小易“胸部”的显示屏跳出了性别、年龄等各种信息问卷,在这位妈妈完成几道问卷后,最后小易告诉她要挂“儿童神经科内科”。



“机器人可以指导患者就医、引导分诊、向患者介绍医院路线、门诊就诊流程和医院介绍。若患者有更加复杂的问题,依然可以到客户服务中心询问。”北大深圳医院护理副主任李粉玲说。

在门诊大厅,你会发现,导医人员已经很少,除了一男一女“小易”外,还有一台“大白”,他们主要提供问路、问诊、业务咨询,每天要为患者和家属提供2000多次服务,对于初来乍到的患者而言,这是一个认识医院的有趣又有效的途径。

李粉玲说,医院每日门诊量上万次,为解决门诊量达、导医人手紧张、重复问答较多的情况,医院推出导医服务型机器人上岗,大大解放了人力。

不足:记者发现,由于受门诊大厅网速慢,机器人内部数据量不够、语音识别性差,医院科室信息尚未打通等因素的影响,“小易”的反应比较慢,有时不能提供精准服务,也不能提供医生选择等服务,系统还需要改进与开发中。

深圳市中医院:

4秒识别出早期食管癌

在深圳市中医院胃镜中心,一个患者的胃镜片让中心主任郭绍举犹豫不决,“从片子来看,我们怀疑是一个早期食管癌,以前中期、晚期的癌症见得多,是不是癌能一目了然,但早期食管癌很少见,有时候还不能一下子就能诊断来。”于是,他把这个胃镜片上传到旁边另一“大专家”腾讯觅影的系统里,不超过4秒,系统就对这些片子作出了诊断,识别出这个患者“疑似食管癌”。

虽然最后还要经过病理学诊断,医生才能给患者下明确的诊断,但是郭绍举基本上已能判断这个患者就是早期食管癌,这也是觅影如今的最大价值。“觅影系统里已经‘吸收’全国各医院大量的内镜检查片,各种时期的癌症都有,借助深度学习技术,它已经具备癌症早期筛查的能力,有‘机器人思维’,能判断出片子有无病灶和异常,辅助医生进行诊断,这样诊断结果更精准,我们医生的信心也提高了。”郭绍举说。目前,觅影对食管癌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随着“吸收”的内镜检查图片不断增多,其筛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如今,腾讯觅影已经在深圳市中医院和南山区人民医院的胃镜中心“上岗”。作为辅助医生的新工具,AI帮助临床医生发现了好几例早期食管癌和早期肺癌,大大提高了早期癌症的检出率。

不足:人工智能刚刚进入医疗领域,对于临床科室来说,还尚处于研究阶段,腾讯觅影的准确率还没有达到100%,这就要求人工智能产品还需要进行深度学习,“吸收”更多各种类型或者阶段的肿瘤检查片,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诊断率。

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准妈妈”刷脸就诊,在家远程胎监

在深圳,去医院生孩子也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每次产检、胎监、检验排队常常会让“大肚子”妈妈们奔溃。不过,在宝安区妇幼保健院,这件事也变得特别简单。



宝安医院二楼产科候诊大厅,一台一人高的“刷脸机”特别引人注目。“孕产妇在建册时都在这台机上留取图像,以后再来做产检或者就诊,网上预约后,当天来到候诊室就可以直接通过刷脸报到,进入排队序列。”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说。

刷完脸后,孕妇/患者拿着一张机器打印出的二维码,就直接去到旁边的自助血压计和健康秤上,扫码自助完成量血压和称体重的环节。这些数据都会直接被储存到孕妇/患者的电子病历中,门诊医生一目了然。“这样就省去了要去护士站排队报到,然后又排队量血压体重的环节。”护士说,既减轻了护士站的拥挤,又方便了患者,节省了时间。

做胎监长期以来也一直是产科就诊排队的“重灾区”。宝安妇幼推出了远程胎监的项目,产科为孕产妇提供200台远程胎监仪的租借服务,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学习,孕产妇就可以用这个仪器在家中进行胎监,还可以指定医生为自己做胎监诊断,这一服务受到了“准妈妈”们的欢迎。

北大深圳医院:

机器人配药,没毛病

每次看完病,开药必不可少。你还在担心医生乱开、错开药吗?

北大深圳医院建立了临床药师工作站的网络平台,门诊开出医嘱后传送至介配中心,药师分别在处方在线审核系统、医嘱在线审核系统上检查门诊病人的处方和住院病人的处方。若有错误,系统会自动对医嘱一部分的拦截,药师发现后立马与医生进行沟通更改,以保证医生合理用药、用药安全,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



药师审核处方无误后,再将药品信息传送至智能试剂库,操作人员从试剂库取药并经由智能排药小车到达智能贴签系统。智能贴签机将完成试剂扫描、确认、打印、贴签。最后,由静脉配液机器人进行高危药品的配制。

安瓿瓶切割、掰断,西林瓶开启、消毒,摇匀、抽吸、输注……在百级封闭环境下,配药机器人“提灯天使”用它灵活的机械手娴熟地操作复杂的配液程序。消毒、开瓶、罐液、抽吸、再消毒、输注等几十道配液程序,它全程只要2分钟。一台机器人可以同时配10份药,一个护士能同时操作3到4台机器。

北大深圳医院静脉调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过去,患者所需的静脉输液药物都要依靠护理人员手工配置,不仅容易出现人为差错和污染,对患者安全形成潜在威胁,而且化疗药物等高危药品还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如今多个“金刚罩”,不仅提高了药物准确度,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还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健康。

北大深圳医院:

输液“神器”自动报警,护士主动换药

输液这看似简单,却是件让患者和护士都耗费精力的事儿。但是自从北大深圳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病房有了“神器”后,病人输液再也不用喊护士了。



这个神器就是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它由输液感应器、遍布病房的传导装置和护士手中的PDA设备组成。输液瓶挂在液体余量感应器下,能有效监测输液剩余量,当液体少于5毫升时,感应器将向护士站和PDA发出警报,提醒该换药了。同时,设于护士站的显示屏上,输液袋图标实时显示患者输液的剩余量,护士只要看一眼屏幕,就能了然患者的输液状况,从容有序做好准备和安排。

“有了这个提醒后,护士可直接到病房为患者换药了,不用时不时地往返病房查看,既省去了护士往返护士站和病房的奔波次数,也提高工作效率。”北大深圳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护师孙咏梅说。更重要的是,护士的服务从被动等待变成主动服务,患者和家属不用再为输液中的换瓶、拔针等操心,治疗更舒适。

在病房门口和病床前的智能显示板上,还会把病人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分级,比如病人需要防跌倒,风险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黄色、棕色、红色、黑色,“护士对病人评估后进行级别调整,护理的护士知道,但医生、家属和病人不知道这些情况,有了这个提醒后,他们也会注意了,大家一起做好风险的防控,有助于加快病人的康复。”孙咏梅说,智能化不仅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力,也给病人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医院】

作者:向雨航、朱洪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8-03-16 戒馋,懒,贪

    谢谢分享有点意思

    0

  2. 2018-03-16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eLife:黑科技助力神经疾病治疗

来自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磁热刺激的技术,通过利用磁性纳米粒子刺激装备了温度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神经元,从而激活特定一组神经元。研究人员借此可以控制小鼠的身体运动,包括跑步、旋转和失去运动能力。

医疗“黑科技”蓬勃兴起 但取代医生恐言之过早

未来,随着医疗机器人越发普及,其或将对部分医务岗位造成一定冲击,但是想要完全的取代医生恐言之过早。

Sci Trans Med:新黑科技——10秒钟测出癌症,准确率将近百分之百

一组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在手术过程中识别癌组织,交付结果大约10秒中,比现有技术快150倍。名为MasSpec笔的设备是一种创新的手持设备,可以让外科医生在几秒钟之内准确判断出癌变组织,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医疗区块链趋势待发,在2017年取得十大关键突破,个个都是黑科技

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去中心化技术,区块链在风靡金融领域后,在其第二大战场——医疗,也收获颇丰。

黑科技!新型电子皮肤,可自行修复可循环利用

电影《终结者》里大BOSS被枪击后,皮肤几秒钟痊愈如初的场景。如今,这项“黑科技”几乎已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