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rials:上海皮肤病医院院长李斌教授团队发现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治疗潜在靶点

2022-09-01 同济大学医学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

该项研究通过临床视角筛选作用靶点,并首次提出纳米材料不仅可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还能触发新的分子作用机制。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院长李斌教授团队,以“Patient-driven discovery of CCN1 to rescue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in diabetes via the intracellular EIF3A/CCN1/ATG7 signaling by nanoparticle-enabled delivery”为题在生物医学领域权威期刊Biomaterials(中科院一区,IF=15.3)发表论文。

团队基于临床数据发现糖尿病溃疡患者皮损CCN1表达缺陷,应用纳米包载增强糖尿病溃疡病理模式下CCN1蛋白稳定性,可显著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并首次提出纳米制剂触发蛋白细胞内新机制的潜力。这是李斌教授课题组继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2021, 2022)、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2022)的又一篇高水平论著。

糖尿病溃疡(diabetic ulcer, DU)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与临床样本验证,李斌课题组发现糖尿病溃疡患者皮损中CCN1处于差异基因的核心节点且表达降低,提示了外源性CCN1蛋白的愈创潜能。由于CCN1蛋白在富含蛋白酶的糖尿病创面环境下易降解,课题组制备了CCN1的纳米制剂:应用与CCN1通过化学键结合的苯硼酸/原儿茶醛(PBA/PC)及具有静电相互作用的聚乙烯亚胺(PEI)两个模块构成,在提升CCN1稳定性的同时,促进了蛋白的细胞内递送。与传统CCN1作为细胞外基质蛋白结合整合素受体发挥效应途径不同,基于纳米递送的胞内CCN1展示了更优的抗炎与促增殖/迁移活性,机理上胞内CCN1与EIF3A互作,并下调ATG7表达。体内/外实验证实,CCN1纳米制剂有效促进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上皮化愈合,改善炎症指标,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且优于阳性对照药物rb-bFGF/bFGF,为慢性皮肤溃疡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新治疗策略。

该项研究通过临床视角筛选作用靶点,并首次提出纳米材料不仅可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还能触发新的分子作用机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解读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汇总了国内外老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信息,为优化我国老年糖尿病防治理念、促进临床诊疗规范化、提高老年糖尿病总体管理水平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Cardiovasc Diabetol:SGLT2抑制剂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当代应用情况

使用 SGLT2 抑制剂与超老龄社会中广泛的 HF 合并 DM 患者的一年死亡率和 HF 再入院风险降低相关。

口服降糖药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风险!磺脲类vs二甲双胍,二者谁更优?

在降低RA发生方面,双胍类药物的起效似乎比磺脲类药物更快,但磺酰脲类药物降低RA发生率的作用可能更长

Sci Rep:每多一个代谢「筹码」,MAFLD-HCC就更近一步!患癌风险最高可增至5.9倍!

Sci Rep:代谢特征与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相关肝癌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Diabetes Obes Metab:伴有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与全因死亡的关系

微血管负担与COVID-19住院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23岁女孩把可乐当水喝查出多项急性病,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有哪些危害?

近日,河南郑州,23岁女孩童童因为长期大量饮用可乐,患上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伴有败血症、急性肾损伤等多种病症,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