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Ibalizumab可有效治疗多重耐药型艾滋病

2018-08-23 高原(北京佑安医院) 信诺医讯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引起的艾滋病感染并提高患者存活,但部分患者因感染多重耐药型病毒(MDR HIV-1)导致传统治疗对病毒抑制不足,治疗失败以及病情恶化。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引起的艾滋病感染并提高患者存活,但部分患者因感染多重耐药型病毒(MDR HIV-1)导致传统治疗对病毒抑制不足,治疗失败以及病情恶化。

Ibalizumab是一种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通过与CD4的非竞争性结合阻断HIV-1进入细胞,但不干扰CD4相关的免疫传导。前期研究显示Ibalizumab可降低病毒载量,且和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无交叉耐药。

此项单组、开放标签、3期研究纳入40例联合药物治疗失败的MDR HIV-1成人患者。入组时病毒载量均超过1,000拷贝HIV-1 RNA/ml。患者在对照期(0-7天)接受现有治疗;单药期(7-13天)第7天接受静脉推注2,000 mg Ibalizumab, 后继续现有治疗;维持期(14天-25周)每14天接受一次800 mg Ibalizumab,同时联用优化背景治疗。

31/40例患者完成研究,83%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在14天时病毒载量较基线(7天)降低至少0.5 log10拷贝/ml(P<0.001),平均降低1.1 log10拷贝/ml,25周时平均降低1.6 log10拷贝/ml。10例患者出现抗病毒失败或反弹,其中9例对Ibalizumab敏感性较基线降低。常见不良事件为腹泻(20%的患者)。4例患者死于潜在疾病;1例死于与Ibalizumab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本研究发现每两周一次Ibalizumab联合优化背景治疗对多重耐药型艾滋病具有肯定的抗病毒活性。

原始出处:Brinda Emu, M.D., Jeffrey Fessel, M.D., Shannon Schrader, M.D., et al. Phase 3 Study of Ibalizumab for Multidrug-Resistant HIV-1. N Engl J Med. 2018 Aug 16;379(7):645-654. 

作者:高原(北京佑安医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9-05-26 snf701207
  2. 2018-08-27 huangshang9812

    哈哈哈,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Eur Respir J: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经计算机断层扫描量化的肺气肿

因此,HIV并非与肺气肿独立相关,但PLWH中肺气肿的临床影响大于未感染的对照者。

GSK提供二联药物的抗艾滋病数据 对Gilead展开全面进攻

葛兰素史克(GSK)一直尝试着通过联合两种药物方案,来战胜艾滋病毒(HIV)的标准三联疗法。在两项试验的详细数据中显示,GSK的Tivicay(度鲁特韦)和Epivir(拉米夫定)的联用,达到了与标准三联疗法一致的降低病毒荷载的疗效。

2030年终结艾滋病?悬

在日前举行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官员们表示,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宏伟计划已经偏离轨道。

世卫组织推荐多替拉韦为一线**艾滋病治疗方案

在日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世界艾滋病大会期间,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新了艾滋病预防及治疗指导性文件,推荐多替拉韦(DTG)作为成人及青少年艾滋病抗病毒的一线首选治疗方案。WHO表示,将更好的药物作为治疗及预防的选择会让艾滋病毒病毒(HIV)感染人群更长久获益,并且降低疾病治疗成本。更好的治疗药物也会有效地控制HIV感染,减少其传播,并有助于消除HIV传播目标的实现。指南中还指出,使用多替拉韦优

贵阳患儿疑住院时感染艾滋病:省级核查未发现异常

“受职能和流行病学调查手段的限制,且距患儿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时间较久,相关当事人和医护人员无法提供更有价值的核查线索,所以目前仍未能找到感染源。”贵州省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坦言。贵阳一例患儿疑似住院期间感染艾滋病病毒:省级核查未发现异常8月9日,贵州省卫生计生委通报了贵阳一例患儿疑似住院期间感染艾滋病病毒核查情况,目前核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核查组判断患儿最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时间为2017年9

Clin Infect Dis:复旦大学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储存库有望“缩小”

复旦大学卢洪洲课题组,通过对127例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进行研究后发现,感染者在治疗前血浆中的加氧环化酶(IDO)活性高低可以预测患者治疗后HIV储存库的大小,活性越高,储存库越大,且在抗病毒治疗后活性较高的患者体内的HIV储存库依然较高。研究成果发表于《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