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D 2014:强化降糖未能使大血管长期获益

2014-09-25 张永燊 CMT糖尿病

研究简介ADVANCE 研究纳入11140 例年龄≥55 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0年),随机分入标准血糖控制组或强化血糖控制组。强化治疗组接受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其他药物,以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控制在≤6.5%。主要终点为主要大血管事件及微血管事件。中位随访5年后,强化治疗组平均HbA1c(6.5%)显著低于标准治疗组(7.3%)。强化治疗组可降低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复合发生率(1

研究简介

ADVANCE 研究纳入11140 例年龄≥55 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0年),随机分入标准血糖控制组或强化血糖控制组。强化治疗组接受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其他药物,以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控制在≤6.5%。主要终点为主要大血管事件及微血管事件。

中位随访5年后,强化治疗组平均HbA1c(6.5%)显著低于标准治疗组(7.3%)。强化治疗组可降低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复合发生率(18.1% 对标准治疗组20.0%)和主要微血管事件发生率(9.4% 对10.9%),主要是降低了肾脏病发生率(4.1% 对5.2%),其中终末期肾病(ESRD)的相对风险降低65%;强化治疗对主要大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任何原因死亡无显著影响。强化治疗组重度低血糖发生率高于标准治疗组(2.7% 对1.5%)。

ADVANCE-ON研究是在ADVANCE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一项试验后观察性研究,基于如下假说:在ADVANCE研究随机干预结束后的随访期,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健康获益将会持续存在,或出现新的获益。故研究者对ADVANCE研究中的患者增加随访约5年(自ADVANCE研究开始中位随访9.9年)。结果显示,ADVANCE研究期间两组HbA1c差异、主要大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差异均不复存在,只有ESRD的相对风险差异得以维持(强化治疗组降低46%);全因死亡、其他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

专家点评

主要研究者扎格斯(Zoungas)教授:ADVANCE研究的结果在延长随访期间不能维持的主要原因在于,入组患者为老年人,且糖尿病病程较长,他们对降糖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血糖控制的差异(6.5% 对7.3%)或强化治疗的时间不足以使血管长期获益。同时她也指出,强化降糖虽然对全因死亡和主要大血管事件没有长期益处,但也没有害处,而且可预防严重肾脏并发症。

特邀评论专家、德国柏林Charité医科大学斯普兰格(Spranger)教授:ADVANCE-ON 研究的结果支持既往研究(UKPDS、ACCORD、VADT)显示的强化降糖带来的代谢记忆效应(legacy effect),因为强化降糖组不仅在中位随访9.9年后ESRD发生风险降低得以维持,且强化降糖对全因死亡和主要大血管及微血管事件没有害处。

二甲双胍和磺脲类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ADVANCE-ON研究中强化治疗组主要降糖药为格列齐特),这是因为它们的安全性较好,并且有很好的证据证明它们可降低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新型降糖药仍须积累更多证据证明它们可减少临床终点,才有可能取代这些老药。此外,口服三联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中日友好医院萧建中教授:ADVANCE-ON研究提示,在结束干预后随访期间,降压治疗减少任意死亡的作用减弱(从16%至9%),而降糖的效果只体现在降低ESRD上。大致一看,该结果似乎与UKPDS随访研究及DCCT-EDIC研究相矛盾。仔细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相互支持的。在DCCT-EDIC 和UKPDS 随访研究中,早期强化降糖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的效果在随访期仍然存在代谢记忆效应;而UKPDS随访研究前期试验中降压效果消失。


这2个研究的随访研究提示,早期强化血糖控制能减少大血管并发症发生。ADVANCE-ON 的研究者解释,ADVANCE-ON与这2个研究的差别主要是研究人群糖尿病病程不同、干预组与对照组降糖和降压差别不同、干预时间和随访时间不同。前2个研究都是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HbA1c差别更大,干预时间更长,随访时间也更长,故降糖的代谢记忆效应会更明显,而降压的效果会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而减弱或消失。

从这些不同的研究中总结糖尿病的控制策略是一致的,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需要强调的是及早进行干预和持续干预。同时,由于伦理的原因,对照组多不能采用安慰剂作为对照,因为常规治疗已经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风险,长期干预研究对照组的治疗可能会使干预的效果变得不明显。当评判一个研究的结果时,一定要考虑对照组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去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长期时间趋势。以最近一个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为例,来自几个大型数据库的资料显示,美国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在近20年降低了60%左右,这反映了糖尿病治疗的进步,特别是强调降糖、降压、降脂和其他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策略在真实世界的效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些研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需及早开始以及长期不懈的努力。

作者:张永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5-02-15 okhuali
  2. 2015-06-05 ljjj1053

    好好学习学习

    0

  3. 2015-04-11 x35042875

    控制好糖尿病可能提高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0

相关资讯

Diabetes Care:亚临床大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近期公布的Edinburgh 2型糖尿病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脑卒中、亚临床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均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Diabetes Care. 2013年4月11日在线版) |   该研究入选831例基线无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评估大血管病变标志物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认知功能下降与脑卒中、N末端

亚临床大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近期公布的Edinburgh 2型糖尿病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脑卒中、亚临床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均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Diabetes Care. 2013年4月11日在线版) |   该研究入选831例基线无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评估大血管病变标志物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认知功能下降与脑卒中、N末端

Diabetes Care:大连医科大学附一院杜建玲发现2型糖尿病强化多因素干预可以达到大血管病变的一级预防

为了探讨在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多因素干预是否能够预防大血管疾病,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杜建玲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通过对病程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多因素干预,可以达到大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4月的美国《糖尿病治疗》(Diabetes Care)杂志上,该杂志影响因子为8.087。该研究中,共有150例病程小于1年,通过超声扫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