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Anaesthesiol: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的临床行为特征和脑电图类型:一项观察研究

2017-12-15 李伟超 “罂粟花”微信号

很少有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小儿麻醉苏醒期的临床行为体征、脑电图(EEG)类型和年龄之间的关系。

背景:很少有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小儿麻醉苏醒期的临床行为体征、脑电图(EEG)类型和年龄之间的关系。

方  法:为了定义0-3岁小儿七氟醚加入或不加入笑气麻醉苏醒期,呼末七氟醚浓度与脑电图特征、年龄之间的关系,临床行为特征的恢复也可以作为麻醉苏醒的预测。假设苏醒期临床行为特征是连续的,对于3个月以上的婴儿,脑电图α波的变化与临床行为特征相关。0至3岁95名颈部以下需要手术的儿童入组。测量指标为出现第一次粗体运动、咳嗽、痛苦表情及不良共轭凝视的呼末七氟醚浓度及时间,脑电图(F7 / F8)α波功率(8到12赫兹),β波功率,手术结束时间。

结  果:苏醒期临床行为特征遵循所有年龄段有序的事件顺序。呼末低浓度七氟醚就可引起临床行为特征的改变,年龄为独立因素,[对于七氟醚浓度,出现身体运动为:0.4%(95%置信区间(CI),0.3至0.4),咳嗽为0.3%(95%CI,0.3至0.4),痛苦表情为 0.2%(95%CI,0至0.3); 年龄无关,P> 0.5]不良共轭凝视在0%-1%呼末七氟醚浓度下就可以观察到,3个月的小儿在2%呼末七氟醚下可以观察到α波共振,而在0.5%浓度下消失。几乎每个病人在α波消失的5分钟内可以观察到身体运动。笑气对可以引起身体运动、咳嗽的呼末七氟醚浓度及时间无影响。

结  论:苏醒期的几个临床行为特征按顺序出现,不受笑气影响。眼睛的位置与呼末七氟醚浓度及其他苏醒期临床行为特征相关性较差。脑电图有助于预测3个月以上小儿的苏醒期临床行为特征。

原始出处:

作者:李伟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8-03-11 AspirantSuo
  2. 2017-12-30 zwjnj2

    好好好吧学习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Lancet Child Adol Health:可乐定预防儿童七氟醚麻醉后的术后躁动

研究认为,可乐定可安全地用于预防男孩七氟醚麻醉后的术后躁动

Anesth Analg:较之异氟醚,七氟醚可很大程度减轻大鼠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的肺损伤

挥发性麻醉药能调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炎症反应。而它们是否因为ARDS病因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作用,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我们假设体内、体外实验中,七氟醚和异氟醚在肺源性(p)和非肺源性(exp)ARDS对肺损伤的影响中不存在差异。

Mol Med Rep:新生小鼠反复吸入七氟醚抑制浦肯野细胞的信息传递并且通过GABAA受体的ε(艾普西龙)亚基减缓运动神经发育

尽管全身麻醉对小脑信息传递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但是全身麻醉还是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

PLoS One:七氟醚显著延长高血糖患者的QTc间期

QTc间期延长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并增加其死亡率。高血糖抑制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的快速成分(Ikr)而引起心电图QTc间期的延长。同时七氟醚抑制Ikr 引起QTc间期延长。事实上,尖端扭转型室速也发生在七氟醚麻醉期间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患者身上。

Life Sci:反复接触七氟醚会损害老年雄性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

危重病患者常需要反复手术干预,因此探讨反复接触麻醉药物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七氟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剂,对神经系统几乎没有副作用,并能使意识迅速恢复。但七氟醚暴露的长期影响和重复七氟醚暴露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却少有文献报道,这与现有的研究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