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科学家首次模拟出关键视觉蛋白的特殊行为

2016-04-05 佚名 生物谷

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人工模拟出了一种关键的光敏分子,或可帮助开发新型方法来制造光敏人工细胞。 文章中,研究人员Jonathan Clayden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人工模拟的视网膜紫质,视网膜紫质是一种位于视网膜细胞膜中的特殊蛋白,通过视网膜紫质进行的光吸收是视觉生物化学作用的第一步。 利用结合在细胞膜上的某些抗生素的分子

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人工模拟出了一种关键的光敏分子,或可帮助开发新型方法来制造光敏人工细胞。

文章中,研究人员Jonathan Clayden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人工模拟的视网膜紫质,视网膜紫质是一种位于视网膜细胞膜中的特殊蛋白,通过视网膜紫质进行的光吸收是视觉生物化学作用的第一步。

利用结合在细胞膜上的某些抗生素的分子设计特性,研究人员设计并且制造了一种新型分子,该分子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来找到细胞膜所在,并且在不同的细胞模形状之间扮演开关的作用,以此对特殊波长的光产生反应。研究者表示,不像许多天然分子一样,这些人工结构在溶液和细胞膜中具有类似的特性,其可以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可靠地预测这些分子的行为。

最后研究者Clayden说道,本文研究中我们首次人工模拟出了视网膜紫质结构,该研究也将帮助我们后期制造光敏型人工细胞,并且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阐明机体视觉发生的机制以及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病原因。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1. 2016-04-07 zywlvao
  2. 2016-04-07 jichang
  3. 2016-04-06 拯救我的未来

    模拟医学

    0

  4. 2016-04-06 yilibaisha

    有应用前景意义重大

    0

  5. 2016-04-06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相关资讯

盘点:高端智能设备如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占到了糖尿病患者群体的90%以上,有研究者表示,截至2035年全球将有5.92亿糖尿病患者。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约占全球糖尿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如今全球范围内有4亿人罹患有糖尿病,预计这一数据还会快速增加。 尽管糖尿病被贴上"生活方式病"的标签,但糖尿病其实具有强烈的遗传基础。近

盘点:科学家教你如何抗衰老?

延长寿命是人类的历史梦想和愿望,延长寿命的有效策略是延缓衰老,从生物学讲,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和机能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在生理学上,把衰老看作是从受精卵开始一直进行到老年的个体发育史。从病理学上,衰老是应激和劳损,损伤和感染,免疫反应衰退,营养失调,代谢障碍以及疏忽和滥用药物积累的结果。 近日,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的科学家

这张“浪漫”的图表告诉你未来可能离婚的概率

  尽管我们每个人对婚姻都有着美好的祝愿,但并非每一桩婚事都能够长久下去。美国目前的离婚率高达50%,其它国家也不在少数。那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其中一员呢? 科学家们根据个人的各方面因素制成了一个公式,并制作出一张图表,该图表能够帮助大家估计自己未来离婚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工作情况,教育水平,种族背景。根据自身情况的特异性,也许事实会比我们预想的要好。 该图表是由统计学家N

Nature:生男还是生女?古老病毒来决定

近日,一项刊登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性别早在150万年前就由“嵌入”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关键病毒的一种简单修饰所确定了。研究者Andrew Xiao指出,从根本上来说,这些病毒可以促使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不断进化,但同时其却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除了胚胎之外,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病毒活跃的场所就是人类机体的肿瘤和神经元

Cell:特殊脂肪组织如何开启机体的节能模式

近日,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大脑细胞不仅会告知饥饿的小鼠去寻找食物,而且还会通过机体棕色脂肪来限制血糖的使用,该机制或可确保在食物量不足的情况下小鼠依然保持足够的生存率,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上。 当我们饥饿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我们的大脑如何控制能量消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研究人员Jens Bruning及其同事分析

Nature:科学家揭秘常见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CMs)是大脑中薄壁血管膨胀的一种集群形式,其会引发中风和癫痫发作,然而具体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者尚不清楚;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隐藏在这种脑血管疾病发生背后的一种新型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Nature杂志上。 通常在100至200人中会有一名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该疾病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散发状态,占到了80%的患者,另外一种则是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