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华法林治疗心房纤颤与缺血性卒中

2015-02-22 李志行 译 MedSci原创

近期的研究证据表现出初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后会在短时间内增加患者罹患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我们对新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研究方法:我们进行一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安大略省居民中在1997年4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接受华法林治疗的,年龄大于等于66岁的房颤患者。每位患者我们5年内每个30天随访一次,对于每个时间间隔,我们进而确定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研究结果:5

近期的研究证据表现出初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后会在短时间内增加患者罹患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我们对新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

研究方法:
我们进行一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安大略省居民中在1997年4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接受华法林治疗的,年龄大于等于66岁的房颤患者。每位患者我们5年内每个30天随访一次,对于每个时间间隔,我们进而确定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研究结果:
5年后,在新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 (n=148 446)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为4.0%(n=6006)。与其余阶段相比(1.6% per person-year; 95% CI, 1.5%–1.6%),在治疗后30天风险达高峰(6.0% per person-year; 95% CI, 5.5%–6.4%),这种风险会随着基线资料CHADS2评分的增高而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大于等于75岁、糖尿病、卒中病史)。

研究结论:
在一个针对老年房颤患者的大型队列研究中,我们观察到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在接受华法林治疗后30天达到最高峰。虽然目前还无法建立相应的因果关系,因为考虑到本研究为一观察性研究,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对这一人群需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原始出处:
Jennifer M. Tung, Muhammad M. Mamdani, David N. Juurlink, J. Michael Paterson, Moira K. Kapral, and Tara Gomes
Rates of Ischemic Stroke During Warfarin Treatment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Stroke 2015; first published on February 19 2015 as doi:10.1161/STROKEAHA.114.007852

本文是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要事先获得授权!转载需要附来源及MedSci 原始链接。谢谢!

作者:李志行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使用波立维时不必进行遗传测试

一项新研究已发表,此研究质疑服用抗凝血药物波立维病人进行的遗传测试的有用性,质疑去年FDA关于血液稀释剂的警告。 一项32个先前临床研究新回顾的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提到基因测试可能无法帮助这些患者确定心脏病发作或其他心脏事件更多的危险性。 波立维,一个世界最畅销的药物,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和法国的赛诺菲销售。它通过使

欧盟批准利伐沙班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二级预防

5月24日,拜耳宣布欧洲委员会批准口服凝血因子Xa抑制剂利伐沙班(拜瑞妥,拜耳/杨森制药)用于生物标志物确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成人患者的二级预防。针对该适应症,利伐沙班每天服用两次,每次2.5 mg,并与标准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合并用药。 今年3月份,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主要基于随机的、有15000多名患者参与的ATLAS ACS 2 TIMI 51临床

赛诺菲放弃肺癌药物Iniparib和抗凝血药Otamixaban的开发

赛诺菲旗下两款在研产品遭遇研发失败,这两款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均不理想,从而使得赛诺菲决定放弃肺癌药物Iniparib和抗凝血药物Otamixaban的开发。今年年初,赛诺菲筛选了一些处于后期研发阶段的产品用来助推未来几年的增长,而这两款药物在赛诺菲的这个研发更新目录中是比较突出的。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Iniparib在最新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身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