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教授:胸痛中心建设的现状和愿景

2014-05-29 MedSci MedSci原创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导下推广中国胸痛中心的认证。到目前为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厦门市心脏医院等5家医院获得中国胸痛中心首批认证。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 首先,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参照美国标准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认证标准,在全国三甲医院进行认证,使得60%~70%的医院都能做达到,其次这个标准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导下推广中国胸痛中心的认证。到目前为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厦门市心脏医院等5家医院获得中国胸痛中心首批认证。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

首先,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参照美国标准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认证标准,在全国三甲医院进行认证,使得60%~70%的医院都能做达到,其次这个标准还要前瞻性,逐步与国际接轨,第三,要不断的进步和改进,第四,将其他中心联系起来,既能实现相互监督,又能起到自我改进的作用。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改变我国急救模式。今年6月将开展第二批认证,预计有8~10家,往后将要形成中国胸痛中心联盟。

胸痛中心建设以心血管学科为主导,联合急诊医学、急救系统、医院管理专业等多个学科共同构建。胸痛中心的目的是实现院前及时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将院前的处理与院内处理紧密结合起来,打破传统救治模式,缩短救治时间,积极有效的挽救病人生命。同时,胸痛中心对于患者的管理、康复等也起到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今年我国两会期间,葛均波院士就胸痛中心建立这一问题作为重要提案,通过胸痛急救,推动我国整个救治模式的改革。我认为, 120救护车不仅仅只能作为转运工具,而应作为一个载体,在转运过程中可以对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院前救治。

胸痛中心同样需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具体如何去做,如何将各方面的力量团结起来,这是我们各级医院现在需要去做的事情。建设胸痛中心建设,辐射全中国,对提高急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大有裨益。

希望在未来2~3年内,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应建成一个体系,由中华医学会、卫计委来管理,由全国分组,以省为单位建立大中心,辐射各地级市(县),建立小中心然后落实到社区。同时,各个地区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如何培训这些医生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进行患者教育也是胸痛中心建立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