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Dementia:针对Aβ治疗老年痴呆?可能效果并不大!

2021-10-1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去除Aβ和tau对神经变性及下游影响的治疗方法在减缓老年痴呆认知衰退或逆转认知损害方面效果可能不会很大。

尽管淀粉样纤维蛋白β(Aβ)在大脑中的沉积被确定为最早的病理变化之一,至少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诊断前十年就已发生,但迄今为止,针对Aβ的治疗在减缓认知能力下降方面基本上是无效的,最近有报道称其临床效果不大。

对于AD治疗试验的失败,有很多解释,特别是在疾病过程中治疗太晚,针对错误的目标,或者治疗未能正确地与目标接触。也有可能不是所有的认知能力下降,即使被诊断为AD也不是因为Aβ和tau导致的神经变性。

既然如此,AD病理学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A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疾病进展,这对于有效疗法的开发和定位确实有很大的意义。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来自美国加州旧金山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的专家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lzheimer&Dementia杂志上。

该研究在248名Aβ阳性的认知障碍和痴呆老人中,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路径模型评估成像生物标志物(全局Aβ-PET摄取、区域tau-PET摄取和基于MRI的区域萎缩)和风险因素(年龄、性别、教育、脂蛋白E[APOE]和白质损伤)对横断面认知障碍和纵向认知下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结果显示,Aβ占横断面认知损害变异的16%,tau占46%-47%,脑萎缩占25%-29%,但认知损害总变异的53%-58%是由AD危险因素的中介和直接效应解释的。Aβ-tau-萎缩途径占纵向认知衰退变异的50%-56%,而Aβ、tau和萎缩分别独立解释了16%、46%-47%和25%-29%的变异。

介导AD风险因素对基线认知结果测量的mPACC和ADAS-Cog在整个AD连续性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认知衰退模型中确定的重要途径与基线认知障碍模型中的途径相似,但男性对tau潜伏变量(LV)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对任何一个认知衰退指标都没有影响;更大的WML对ΔADAS-Cog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对ΔmPACC没有影响。

综上,该研究提示,去除Aβ和tau对神经变性及下游影响的治疗方法在减缓老年痴呆认知衰退或逆转认知损害方面效果可能不会很大。

 

参考文献:

Contribution of Alzheimer's biomarkers and risk factors to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cline across the Alzheimer's disease continuum. https://doi.org/10.1002/alz.1248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21-10-21 膀胱癌
  2. 2021-10-19 neuro.Dr

    老年性痴呆,未来还是希望借助神经电生理吧,也许更为有效!

    0

相关资讯

Lancet Neurol:Tau蛋白单克隆抗体Tilavonemab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治疗无效!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一种与tau蛋白聚集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CELL:tau蛋白乙酰化连接创伤性脑损伤和阿尔兹海默症

在有TBI史的AD患者中,其脑中乙酰化tau蛋白的增加会进一步增强,接受p300/CBP抑制剂salsalate或diflunisal的患者则表现出AD和临床诊断TBI的发生率降低。

Nat Aging:阿尔兹海默症疫苗来了!2期临床试验有效诱导免疫应答

这是一项为期24个月的双盲、平行臂、随机的2期多中心安慰剂对照试验,其中AADvac1是一种活性肽疫苗,旨在针对AD的病理性tau蛋白(EudraCT 2015-000630-30)。

Neuroimage:白质改变在阿尔兹海默症病理级联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对横断面数据进行的体内研究结果强调了WM改变在AD病理级联中的重要作用,其关联模式类似于AD的死后Braak分期。

Alzheimer's & Dementia:头部损伤与MCI和AD患者脑中的tau沉积有关 

研究人员利用淀粉样蛋白和[18F]氟尿嘧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HI史资料、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倡议和印第安纳州记忆与衰老研究的认知测试,对752名受试者的认知和tau沉积进行比较。

JAMA Neurology:血液中,磷酸化tau蛋白不同,临床预测意义不同

在没有症状的人群中,不同血浆p-tau种类和平台在预测淀粉样蛋白和tau PET以及脑血管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磁共振成像措施方面存在微妙差异。

拓展阅读

Neurology:多基因风险评分、APOE 基因型与痴呆症风险相关性分析

IC 与较高的痴呆症风险相关,尤其是那些合并有痴呆症易感基因的人。

Alzheimer Dementia:从患者和护理的角度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结果

有痴呆生活经验者的观点为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应作为证据指导下的检测前咨询和结果考虑因素的一部分。

Annals of Neurology:AD相关生物标志物对皮质基底综合征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影响

AD生物标志物阳性可能会改变CBS/PSP的临床表现,并有证据表明与AD病理/共病理相关的独特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

IJNS: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可降低老年人痴呆的风险

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是可行的,有可能降低中国高危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改善他们的认知功能。

ART:视网膜血管的变化有望为观测阿尔茨海默病进程提供一个窗口

视网膜血管测量并不能代表非痴呆个体的脑血管损伤,而鼻侧象限的VD与海马萎缩相关,与淀粉样蛋白状态无关。

Neurology:利用基于弥散的神经炎症成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白质神经炎症

WM神经炎症在AD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发生改变,并且与淀粉样变性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