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MED:环丙沙星预防脑膜炎需慎用
2015-06-11 MedSci MedSci原创
脑膜炎双球菌是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据估计全球每年有至少120万例脑膜疾病,大约有10%导致死亡。基于荚膜多聚糖的不同,脑膜炎双球菌可分为12种血清组。在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广泛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从2005年起这类药物被建议用于预防脑膜炎双球菌。环丙沙星是全球范围内推荐用于化学预防的三种抗生素之一,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对上海地区的脑膜炎现状进行调研以确定在氟喹诺酮
脑膜炎双球菌是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据估计全球每年有至少120万例脑膜疾病,大约有10%导致死亡。基于荚膜多聚糖的不同,脑膜炎双球菌可分为12种血清组。在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广泛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从2005年起这类药物被建议用于预防脑膜炎双球菌。环丙沙星是全球范围内推荐用于化学预防的三种抗生素之一,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
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对上海地区的脑膜炎现状进行调研以确定在氟喹诺酮药物广泛使用后的对脑膜炎双球菌的抗菌敏感性、血清组流行率和克隆复合体(CC)流行率的变化。在1965-2013年期间,上海疾控中心共分离得到了374份脑膜炎双球菌样本。1965-1973年间,主要是是血清组A CC5(占85%),厄尔1974-1985年则主要是血清组A CC1(58%),到2005-2013年间则变成了C或B CC4821(62%)。环丙沙星不敏感性从1965-1985年间的0%上升到了2005-2013年间的84%。在对环丙沙星不敏感的菌群中,87%是CC4821或CC5。据2005年以后的观测,环丙沙星不敏感菌株在一些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密接触者中传播。1986-2006年的数据无法获得以及1965-1985年的数据量太少限制了此次研究。
此项研究表明,从2005年以来,上海地区的环丙沙星耐药性情况愈发严重。这与CC4821和CC5的传播有关。因此,环丙沙星应该被谨慎地用于预防脑膜炎双球菌。
原始出处:
Chen M, Guo Q, Wang Y, Zou Y, Wang G, Zhang X, et al. (2015) Shifts in the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Serogroups, and Clonal Complexes of Neisseria meningitidis in Shanghai, China: A Time Trend Analysis of the Pre-Quinolone and Quinolone Eras. PLoS Med 12(6): e1001838.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嗯,学习了,
109
后果很严重!!谨慎再谨慎,
137
后果很严重!!谨慎再谨慎,
109
嗯,学习了,
169
牛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