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他们放弃抢救!

2016-10-28 佚名 医学论坛网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错过了将再也没有从头来过的机会。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从头审视:生命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说只要还活着就叫做生命,比如每一个正在工作着的人,比如每一颗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这些都叫做生命。但是,对于地球上等级形式最高的人类来说,这些就是生命的全部内涵吗?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人类有着复杂的情感思维和广泛的社交活动。当某一天,我躺在病床上除了心跳和呼吸之外,再也没有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错过了将再也没有从头来过的机会。

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从头审视:生命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只要还活着就叫做生命,比如每一个正在工作着的人,比如每一颗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这些都叫做生命。但是,对于地球上等级形式最高的人类来说,这些就是生命的全部内涵吗?

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人类有着复杂的情感思维和广泛的社交活动。当某一天,我躺在病床上除了心跳和呼吸之外,再也没有了任何思维和行动能力,我还能叫做生命吗?或许只能叫做“命”吧,再也没有了“生”这个词。

因为我再也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再也听不见亲人的呼喊,再也闻不到鲜花的芬芳,甚至感觉不到心电监护和呼吸机日夜不停的报警声。

每一个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因为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因为我们自身也是鲜活的生命。

但是,有的时候我甚至不愿意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不,准确的说是有时候我甚至不希望看见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

可能会有人说:“你是一个没有良心的医生!”。也有人会说:“你涉嫌疏职!”。更加有人会说:“这个医生,没有一点医德!”

如果你毫不犹豫的发出这些感叹,那么请你耐心的读下去!

在开始我的故事之前,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某一天你罹患了不治之症,请从下面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1、不治疗,快快乐乐的活三个月,然后病情加重,痛苦一个月后死亡!

2、一般治疗,花费不多,多活了三个月,最后在痛苦中死去。

3、积极治疗,病发后依靠呼吸机和各种仪器维持器官运转,何时放弃治疗取决于子女的态度,因为你已经没有了任何意识。

多年以前在我管理的病房里同时来了两位肺癌晚期的患者,同样是老年男性,同样是脑转移伴骨转移,不同的是一位职业是退休老干部,而另外一位是当地的农民。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治疗方式,或者说是他们的子女选择了不一样的方案,最后不同的结局让我思考至今。

退休干部被送到医院后,子女明确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治好老人的病。我淡淡的说:“癌症是治不好的,只能尽量延缓生命。”

子女毫不犹豫的说:“钱不是问题,能活一天是一天!”

“可是需要很多钱,而且最终还会是人财两空”我不由的补充道。

子女爽快的回答:“他是老干部,看病用不了多少钱”。

而农民的孩子在和我沟通的时候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他们唯唯诺诺的问:“老人还能活多久?大概需要多少费用?”。

我平静的告诉他们:“我不能准确的预测还能活多久或者需要多少钱,因为我不会算命,而且这一切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来决定。”

看着不语的兄弟俩,我终于打破了沉默:“以现在的技术来说,癌症难以治愈,特别是老人已经处于晚期,脑部和多处骨转移。即使是治疗,也只能尽量延缓生命。最终老人还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听见我的话后,哥哥终于开口说了:“医生,我们都是农村打工的,经济条件有限。”

既然打开了话匣子,我就直接说了这样的话:“治疗上大概有三种方案:

1、直接出院,放弃任何治疗,吃吃喝喝开开心心过一天算一天。

2、一般对症治疗,如果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或者病情极具恶化,放弃一切有创操作等积极抢救措施,然后回家。

3、不顾一切代价治疗和抢救。当然这一切取决于你们自己的态度和经济条件,并且一切要自己承担后果!”

最后,老干部的心跳呼吸在仪器的帮助下多运转了一个月,而农民在发生了心跳呼吸骤停后被子女自行带回了家。

后来我无意间从某个护士口中听到这样的一个信息:“老干部个个都是宝贝,不死的话每个月能有XXXX的收入,而且看病花钱很少。如果死了的话,家里人会失去很大一比收入!”。

所以有的时候,病人并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了家人活着,有的时候病人并不能算活着,而是在药物和仪器的帮助下维持着心跳罢了!

仅有心跳还能算作生命吗?

当然这其实是一个医学伦理学的问题,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与其毫无尊严的活不如痛快的死!

有一天急诊抢救室里来了一位80岁的老人,原来在一个小时前老人突然晕倒厕所,十几分钟后120赶到现场,发现老人已经没有了心跳,于是一路心肺复苏到医院。面对心跳骤停的患者,我自然是全力以赴,并且终于在入院后第32分钟的时候让患者恢复了自主心跳。

既然已经有了自主心跳,那么就要面临下一步治疗的问题。我对家属说:“现在患者已经恢复了自主心跳,但是还没有度过危险期,随时会再次发生心跳骤停。下一步需要住进重症监护病房里治疗,费用很高,也不能完全保证效果,不仅以后有可能会成为植物人,更有可能人财两空。”

作为一名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理性的思维和常规的程序必须让我如此工作或者操作。但是,如果作为一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甚至不希望听见患者的家人说出积极治疗抢救的答案。因为我知道老人即使全身插满了管子,家人即使花费了很多钱,也是注定要死亡的,只不过时早晚的问题,因为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太长时间,因为老人的器官缺血缺氧太久!

后来,这位老人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的第三天便被宣布临床死亡!与其全身插满管子,花费巨大后毫无尊严的死亡,倒不如当初放弃抢救,给死者留一丝尊严,给家人节省一笔费用!

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许多,我并不想一一叙述,因为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有悲欢离合,都有着辛酸苦辣,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泪。我知道除了我之外,在每一个医生的心底都有着一颗不忍的心。因为医生的前提也是一个鲜活的人,也有着复杂的情感!

但是,任何一个医生都永远不会直接告诉你:“不用抢救了,直接回家吧!”。

因为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因为医生害怕各种医闹,因为决定权掌握在家属手中!对于一名急诊医生来说,这样的经历每一天都在上演:有的时候我希望家属能够不顾一切代价去抢救生命,有的时候我又希望家属能够放弃抢救。

这一切都源自于,我的观点:如果死亡已经不可逆转,那么有尊严的死亡远比没有质量的活着要好!

其实,每一个人都生命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定义,每一个患者的人生境遇也大不相同。有的人富足、有的人贫困、有的人贪生、有的人无惧。所以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决定,当然这是当你还有意识时自己的决定,并非是仅有心跳时家人的决定!

现在,你有了自己的答案吗?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6-11-11 大爰

    很难作到的,实话实说

    0

  2. 2016-10-30 lfyang
  3. 2016-10-28 雅文博武

    学习到不少新的理念和实践

    0

相关资讯

不行了,我要看一波可爱的图缓一缓了

领导,我女儿家长会,想请个假你的科研做完了吗?明天上级来视察,大家加个班吧有的时候我希望结果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不得不:

看哭了!岳阳市二医院医生”累趴照“刷爆朋友圈!

在湖南省岳阳市二医院泌尿外科一位患者床前,一名医生带着消毒手套,双手耷拉在床杆上,头枕在手上闭眼小憩。科室同事随手拍下这一幕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一时之间点赞声无数。10月23日,记者了解到,这名特殊的陪床者,是该院泌尿外科的医生江汛。为了抢救病人,他已连续53小时坚守在岗位上。医生趴在病床栏合眼趴在患者的病床上睡着了的医生是谁?在朋友圈发布微信的市二医院泌尿外护士长邓岳萍告诉记者,10月21日早上8

郑州医生结婚前一天抢救患者 下手术台奔老家接新娘

昨天凌晨5点,从手术台上下来的医生张凯,直奔商丘老家,第二天就是他结婚的日子,新娘正在家里等着他接。因为工作太忙,他新婚的礼服还没买。家人都快受不了了:“你有空回来结婚没?要不要找个人替你啊?”【情况危急】重症产妇 面临生命危险29岁的张凯,是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介入科的医生。10月24日下午3点多,43岁的孕妇包女士从南阳转院到郑大三附院。包女士因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需要马上进行剖

如何一句话证明自己是医生?

如何一句话证明自己是医生?采访部分@polly夏洛克东风不与周郎便,轮流值班做化验点评:语文这么好,干啥不行,偏偏学医。@培哚普利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3年规范化培训+主治考试+论文基金=14年的小主治 +5年+几篇SCI论文+省厅级别课题至少2项+考试通过=19年的副主任医师 +5年+国家自然+3分以上SCI论文几篇+考试顺利=24年的牛逼的主任医师 +患者咣咣两锤子=死了点评:等级再高

听说很多医生在家里萎靡不振,回到医院就精神抖撒

东北医生收红包,一番话震撼全国 http://v.qq.com/x/page/h0335u9bdiw.html 上海医生说人心,一首歌刺穿现实 http://v.qq.com/x/page/d0336mji6bo.html

医生连打18个电话,原因竟是…

医生见患者迟迟不回医院,十分着急,连续打了18个电话,终于将其“追”回。武汉一男子突发凶险高血压病,被抢救过来。由于不知病情严重性,他不听医生劝阻出了院。医生见他迟迟不回来进行手术,十分着急,连续打了18个电话,终于将其“追”回。戴某今年42岁,30岁时患上高血压病,但一直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然而,他有规律地服药降压效果不明显,很多打工的地方因此都不敢接收他。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家务农,平时也干不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