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LAR:2013类风湿关节炎管理指南更新

2014-02-05 杜卉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年10月25日,《风湿病年鉴》(Ann Rheum Dis)杂志在线刊出了2013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有关使用合成及生物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最新推荐意见。     与2010年EULAR指南及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RA管理指南相比,2013EULAR

    2013年10月25日,《风湿病年鉴》(Ann Rheum Dis)杂志在线刊出了2013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有关使用合成及生物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最新推荐意见。

    与2010年EULAR指南及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RA管理指南相比,2013EULAR指南既有对上述指南意见的坚持,又有对其意见的颠覆与更新。

传统合成DMARD仍为唯一一线治疗药物

    在2013EULAR指南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点可能就是仍然坚持将传统合成DMARD作为治疗新诊断RA患者的唯一一线治疗药物。这意味 着,所有的生物DMARD将作为二线治疗药物,用于治疗对甲氨蝶呤(MTX)及其他传统合成DMARD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者。

    通过将甲氨蝶呤单药或与其他传统合成DMARD(及糖皮质激素) 联用作为治疗RA的唯一一线选择,2013EULAR指南除了坚持2010EULAR指南中将甲氨蝶呤单药作为一线治疗外,还将传统合成DMARD联用也 推到了一线治疗的位置,此外,其还打破了2012ACR的RA管理指南,后者推荐,对于疾病活动度高、预后较差的早期R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抑 制剂可单药或与甲氨蝶呤联合作为此类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至于2013EULAR指南不支持将生物DMARD作为RA一线治疗选择的原因,在该指南中阐述道,RA的靶向治疗策略既可保障患者接受 传统合成DMARD单药或者联合治疗后出现治疗反应的时间,又为在治疗6个月内(该时间段对于RA的病程和疗程而言仍算早)添加生物DMARD(若经一线 治疗后未达标)提供了机会。“这可以避免20%~50%的早期RA患者遭受到过度治疗。”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约瑟夫?S?莫伦(Josef S Smolen)教授在2013EULAR年会上介绍该指南草案时着重强调道。

作为生物DMARD,TNF抑制剂不再一枝独秀

    在2013EULAR指南中,另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将托珠单抗和阿巴西普提升至与TNF抑制剂相同的地位。

     2012年ACR指南推荐将TNF抑制剂作为疾病活动度高、预后较差,以及疾病活动度低但对传统合成DMARD反应不佳的RA患者的首发 治疗选择。在该指南中,利妥昔单抗与阿巴西普的地位低于TNF抑制剂,而托珠单抗完全没有被提及。与之相比,2013EULAR指南不仅提升了托珠单抗与 阿巴西普的地位,还进一步将托珠单抗推荐作为必须接受生物DMARD单药治疗患者的优先选择药物。但当传统合成DMARD治疗失败后,就与甲氨蝶呤联用生 物DMARD的优先选择而言,Smolen教授说:“TNF抑制剂、阿巴西普及托珠单抗的地位是相同的。”仅利妥昔单抗的地位稍低(指南中指出,在某些情 况下可以选择该药)。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现有研究资料已经支持了阿巴西普、托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仍有必要进一步收集关于其安全性的更多观察性或注册性数据,毕竟与TNF抑制剂相比,现有这三种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资料仍较少。

    尽管负责制定EULAR指南的专家主要来自欧洲,其所做的推荐也主要反映的是欧洲的观念,但由于这些推荐意见产生的基础是大量的循证医学 证据(证据级别较高、推荐力度较大),仅少部分反映的是专家意见,因此,经与我国国情相对照并稍加修订后,EULAR指南仍或可作为我国RA治疗推荐意见 的模板,其所推荐的治疗意见亦或可为我国临床医师所借鉴。

作者:杜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LOS Pathogens :研究发现牙周病和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关联机制

出现牙龈疾病是否表示将来会有关节问题?虽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们早就知道这两个流行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病和类风湿关节炎(RA)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其中微生物的机制仍不清楚。 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的新研究论文中,路易斯维尔(肯塔基州)学校牙科口腔健康和全身疾病组研究员Jan Potempa博士和来自欧盟牙龈和关节项目组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引发牙周疾病的细菌--卟啉单胞菌属,如何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有新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人员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发现了一种新型免疫细胞——前体滤泡辅助性T细胞(pTfh),这种细胞在引起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作用,如果靶向性抑制pTfh细胞,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可能成为自身免疫病治疗的新途径。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杂志《免疫》上。这是该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教授牵头的国家“973”计划项目的最新成果。 类风湿关

Nature:大规模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大量新基因线索

26 日,一个由美国、日本、法国、中国等国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 40 多个新的 DNA 区域会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这项工作是迄今为止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基因研究,涉及近 3 万名患者。研究者相信,他们可以研发新的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也许有一天能够彻底治愈这一疾病。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Nature)杂志上。 该科研小组比较了关节炎患者的 DNA 和那些没有这

Arth CR:超声可以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程度

苏格兰的研究者发现,结合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疾病的活动程度进行评估,可以指导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选择。据格拉斯哥大学的James Dale(内外全科医学士,MBChB)及其同事介绍,在所有的临床评价中,有29%进行了肌肉骨骼超声检查,而据此获得的超声影像学结果,为是否应该调整DMARD(缓解疾病的抗风湿性药物)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相关的信息。研究人员在一月份的《关节炎治疗与研究》的杂志中表示,举例来

Nature :研究确定类风湿关节炎40多个遗传风险基因

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确定了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42个新的遗传基因,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原文下载】 世界范围内,每一百个人中就有一人患类风湿关节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大约有一半的成年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10年内都无法全职工作。 新研究对10万多个体基因数据进行荟萃分析,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参与心血管疾病的一些基因变异与参与癌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基因重

Nature:类风湿关节炎新易感基因找到

一项由美国、日本、法国、中国等国家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研究发现,有40多个新的DNA区域会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杂志上。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以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风湿病。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研究认为,类风湿关节炎65%的发病风险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此前,科研人员已在整个基因组中找到了59个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风险相关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