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yon:北京医院团队发文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因果关系

2024-07-30 从医路漫漫 MedSci原创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也称为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旨在利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调查肠道微生物群与AIT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又称桥本甲状腺炎(HT)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年患病率为每1000人0.3 ~ 1.5例。虽然HT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不同,但这两种疾病具有共同的免疫介导的发病机制,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从一种转变为另一种。一般来说,AIT的发病是由对甲状腺特异性自身抗原免疫耐受的破坏引起的,受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和免疫反应的影响。尽管如此,AIT的具体危险因素和潜在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越来越多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在个体AIT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也被称为生态失调,在肠道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1型糖尿病、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也有记载。一项荟萃分析显示,HT患者的多样性指数值明显更高。其背后的机制可能与肠道微生物代谢物有关。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代谢物,特别是短链脂肪酸(SCFAs),可以作为肠细胞的能量底物。它们与甲状腺激素一起促进肠上皮细胞分化,加强细胞间紧密连接,因此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

研究肠道微生物群与AIT之间潜在因果关系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是孟德尔随机化(MR)。事实上,MR已被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群与许多疾病的关系,如七种胃肠道疾病、牙周炎、胰腺癌。MR是一种强大的方法,利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来评估因果关系。通过利用与特定暴露密切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代理,与传统的观察性研究相比,MR可以为因果推理提供更有力的证据。MR减轻了混杂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为系统地检查因果关系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在AIT的背景下,我们的目标是利用MR来探索肠道微生物群与AIT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确定特定的有害或保护性的AIT细菌分类群。

方法:通过MiBioGen综合研究,获得了211个分类群(35科,20目,16纲,9门,131属)的汇总水平肠道菌群数据。从英国生物银行、FinnGen研究和各种广泛的GWAS研究中提取了22种胃肠道疾病的遗传关联。进行了细致的MR分析,以评估遗传预测的肠道微生物群与这些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系统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异质性检验,以验证我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孟德尔随机研究流程图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之间的因果关系

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性的显著孟德尔随机化估计

基于逆方差加权MR方法的肠道微生物群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风险因果关系的Forrest图

肠道微生物群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风险之间潜在关联的散点图总结(A)藻藻科SNP效应;(A)藻藻科SNP效应;(B) SNP对巴氏杆菌科的影响;(C) SNP对胃球菌科的影响;(D)毛螺旋体属的SNP效应;(E)刺柳属的SNP效应;(F) SNP对巴氏杆菌的影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肠道菌群的遗漏分析(A)藻藻科;(B)巴氏杆菌科;(C)胃球菌科;(D)毛螺旋体属;(E)刺柳属;(F)巴氏杆菌目。

结果:根据IVW方法,6种肠道菌群与AIT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AIT呈负相关的有:Alcaligenaceae科、pasteurellacae科(ID: 3689)、Peptococcaceae科、Lachnospira属、Victivallis属、pasteurelales目(ID: 3688)。未发现多效性或异质性的证据。

结论:MR分析揭示了特定肠道微生物群与AIT之间在遗传预测水平上的因果关系。这些发现为控制由肠道微生物群介导的AIT发展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知识可以为未来干预措施的设计提供信息,可能涉及与微生物组相关的策略,以解决与AIT发展相关的机制。

原始出处:

Yujun, Xiong;  Xingyun, Zhu;  Qingfeng, Luo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autoimmune thyroiditis: A mendelian study.Heliyon 2024 Feb 15;10(3):e25652

作者:从医路漫漫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nnals of Neurology: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中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神经调节氨基酸代谢障碍研究

本研究结果为了解肠道与微生物脑轴在 HAND 发病机制中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凸显了开发专门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新型治疗策略的潜力。

Front Pharmacol:生黄精和酒制黄精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调节肠道菌群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的抗衰老机制及影响

研究黄精多糖及酒制黄精对小鼠的抗衰老机制,重点研究其对肠道菌群周围D-半乳糖和Keap1/Nrf2/ARE通路的影响。

Nature Communications:emo了?竟是肠道菌群惹的祸!学会这一研究思路,离高分文章更进一步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炎症性抑郁症患者粪便中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血浆和肠粘膜中的炎症因子、短链脂肪酸、肠道通透性标志物水平等。

北京协和医院赵海涛团队发现肝癌/胆道癌免疫治疗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持续临床获益组(DCB)和非持续临床获益组(NDB)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接受免疫治疗的胆道癌患者的肠道细菌和代谢物相互作用发生了特殊变化;肠道细菌和代谢物有可能成为抗PD-1/PD-L1治疗

iMeta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钟久昌团队揭示RAAS阻滞剂缬沙坦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高血压靶器官损伤

研究揭示了ARB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从肠道微生物角度阐明了RAS系统抑制剂作用新机制。

Front Genet | 中国学者研究:肠道菌群、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遗传洞察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胃肠道疾病是带状疱疹(HZ)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危险因素。其中,肠道菌群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肠道菌群与HZ和PHN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