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可以反映动脉整体硬化负荷,被作为全身血管粥样病变的观察窗口,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标志,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数据显示,我国有近2亿人患有颈动脉斑块。
那么,为什么颈动脉容易形成斑块?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治疗和预防?本文整理了关键内容,希望与各位同道一起学习。
一、颈动脉斑块是如何形成?
颈动脉的解剖结构上有一处“Y”型的分支,在此分支处血流冲刷力量大,很容易造成动脉内膜的机械损伤,导致胆固醇从损伤处进入血管内膜,形成斑块。其次,因为颈动脉是距离体表较浅的大型动脉,易于进行超声检查。如果出现了斑块,很容易被发现。
颈动脉解剖图
当血管内皮受单核、嗜碱性粒细胞攻击,这些区域形成局部炎症浸润,单核细胞聚集迁移到内皮下,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下,氧化形成巨噬细胞继之成为泡沫细胞。
正常的血管与有动脉斑块的血管
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和斑块内出血组成坏死核心,成为纤维粥样斑块。在坏死核心里,微小的钙颗粒不断累聚并逐渐形成钙沉积,脂质核心逐渐减少,斑块逐渐趋于稳定。以上过程导致管壁变硬和管腔狭窄并引起继发的血管病变。
二、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有哪些?
尽管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导致颈动脉斑块容易形成,但它并不会无缘无故形成。许多因素均可促发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包括年龄、性别、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同时,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 、低25(OH)水平等也是主要诱因。此外,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和血液中某些炎性标志物的高表达也是危险促发因素。如果以上多项因素同时存在,颈动脉斑块出现的概率将明显增加。
有研究显示,生活方式的干预在颈动脉斑块的防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可使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提高至少30%。
三、颈动脉斑块检查有哪些手段?
目前,超声、血管造影 (CTA、MRA、DSA)、PET、PET/CT 及 PET/MR 等方法均被应用于动脉硬化和易损斑块特征的分析。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测量CIMT,斑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回声类型均可被清晰观察。同时,还能分析和判断有无出血和溃疡及斑块纤维帽是否完整,测量管腔狭窄程度,对斑块的稳定性从形态学上进行评价。
2、CT血管成像(CTA) CTA 可多方位成像,有较好的空间分辨力和扫描速度快等优势,适用于观察不易发现的早期血管病变。因辐射和造影剂的影响,CTA禁用于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及有过敏史者。双能CT图像的质量更高,其应用前景有待进一步实践。
3、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磁共振成像(MRI)通过无创成像方法,可动态观察血管的狭窄程度、斑块的体积大小及演变过程;对斑块成分及表面形态,包括纤维帽破裂和溃疡,加以分析,并对加速粥样病变进程的危险因子加以测评。
4、PET、PET/CT 及 PET/MR 斑块炎症程度与18F-FDG 有显著的相关性。有报道18F-FDG PET或18F-FDG PET/CT 被用于对炎性斑块进行评价和检出高危斑块。PET因其易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空间分辨率不佳且缺乏定量和标准化的成像方案,其运用受到相对限制。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SA被认为是诊断颈动脉疾病的金标准和评价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最佳方法。但对血管壁 的 病 变 显 示欠佳,对斑块大小及形态、成分及易损性很难评估。同时该检查有创,容易诱发斑块脱落、血管壁损伤、夹层动脉瘤、动脉瘤、穿刺部位血肿等医源性损伤,在实行有创介入治疗时可考虑,不作为一线检查手段。
四、哪些人群需要筛查颈动脉斑块?
《中国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规范》指出,运用常规颈动脉超声对特定人群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应包括以下人群:
1、高风险人群(超重、肥胖及吸烟);
2、脑卒中的风险人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
3、心血管综合风险评估中度以上的人群;
4、其他中年及中年以上适宜人群。
五、颈动脉斑块如何治疗?
颈动脉斑块诊断标准临床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主要依据是CIMT厚度,正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1.0mm,IMT 在(1.0~1.5)mm 之间为内膜增厚,IMT>1.5mm 被定义为斑块。
颈动脉斑块狭窄分以下几类:轻度狭窄(血管狭窄<50%),中度狭窄(血管狭窄在50%~69%之间),重度狭窄(血管狭窄>70%)。有2处以上>50%的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被定义为多发性头颈部动脉硬化。
六、颈动脉斑块如何治疗?
一旦发现颈动脉斑块,尽早干预危险因素达标和采取积极的治疗,可稳定或逆转斑块,减少微血栓形成,延缓颈动脉斑块的进展。
1、积极干预危险因素
-
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140/90mmHg,如果可以耐受,尽可能控制<130/80 mmHg; -
糖尿病:应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下;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适量补充叶酸。
-
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
得到初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150/90 mmHg); -
糖尿病; -
高胆固醇血症; -
肥胖(体质量指数≥28); -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病); -
吸烟。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适应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狭窄≥70%或血管造影狭窄≥50%;或没有症状但血管造影狭窄≥70%。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即在颈部血管放支架,利用支架把狭窄的血管管腔给撑起来,与心脏冠状动脉放支架是一个道理。
-
戒烟限酒; -
坚持适量且有规律的运动; -
控制体重; -
改善饮食结构:少吃含饱和脂肪的红肉,多吃鱼和植物蛋白、多吃蔬菜; -
减少压力,避免熬夜; -
定期检测血压、血糖和血脂,一旦发现,积极控制。建议超过50岁男性、绝经后的女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人群,最好每年查一次颈动脉超声,能及时发现斑块大小是否稳定。
参考文献:
[1]胡英,杨凤娥,王静.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估及治疗方法探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9(9):5.
[2] PeigeSong, PhD,Zhe Fang, MD,Hanyu Wang, BA,et al.Global and regional prevalence,burden, and risk factors for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 and modelling study.THE LANCET Global Health,2020.
[3] 胡英,杨凤娥,王静.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估及治疗方法探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9(9):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