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和室性心律失常,互为因果的难兄难弟!

2018-03-21 佚名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3月17日,第十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带来了以《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为题的精彩报告,重点讲解了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原则与治疗方法,并介绍了参松养心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

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且听本文细细道来。

几乎所有心衰患者均可Holter记录到室性心律失常,其中48%记录到频发(>1000个/24h)室性早搏(PVC),21%-25%记录到非持续性室速(NVST)。室性心律失常可恶化心功能、增加死亡率,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约50%的心衰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SCD),其中绝大多数SCD由室速/室颤引起。因此,如何正确、及时诊治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就显得尤为重要。

3月17日,第十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带来了以《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为题的精彩报告,重点讲解了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原则与治疗方法,并介绍了参松养心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要内容,分享给大家。


图1:黄从新教授在会议现场

01.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是关键

诱发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基础心脏病、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血液动力学异常、活动性心肌缺血、神经内分泌改变及药物等。目前,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原则有三点:第一,评价猝死风险,危险分层;第二,预防猝死,降低死亡率;第三,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探索了预测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风险,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公认的标准体系,仍需学者们进一步积极探索。黄从新教授在报告中列举了几项相关的研究结果,如:心衰患者PVC/NVST不能预测SCD或死亡事件;静息PVC增加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率;NVST可预测心功能不全患者SCD风险;住院期间出现NVST的心衰患者预后差;运动后恢复期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死亡率高。黄教授表示:“目前相关的预测指标并不完全可靠,临床医生仍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

02.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需谨慎,参松养心显优势

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纠正心衰治疗,改善重构;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心肌供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平衡的紊乱;控制钠盐摄入等方面。黄从新教授强调:“首先应当重视治疗心衰本身,因为这是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

药物治疗能缓解不适症状,患者易于接受,还可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治疗,因此药物治疗是目前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导致或加重原有心律失常的作用,且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有负性肌力的作用可以加重原有的心衰,因此在心衰患者中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谨慎。

参松养心是近年来络病理论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重大学术进展,也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参松养心具有改善微循环、心功能、逆转电重构和神经重构多重作用,可以达到既改善心脏功能又遏制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黄从新教授参与了参松养心历经十余年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过程。


图2:参松养心防治缺血性心律失常机制

为进一步夯实参松养心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国学者们开展了一项参松养心治疗心衰伴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共纳入了来自31家临床中心的465例患者,历时582天。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可以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心功能分级、降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并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水平。


图3:参松养心用于治疗心衰伴室性早搏研究结果

03.重视ICD、CRT、导管消融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1.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是预防SCD的最有效手段,不管是一级还是二级预防,ICD均可降低SCD高危患者死亡率。但ICD的植入也存在一定弊端,不能改变心律失常基质、不能缓解心律失常症状及放电产生精神痛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应用中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考虑。

2.导管消融治疗

反复室速发作加速心功能恶化,当优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通过导管消融治疗纠正心动过速心肌病,改善心功能和逆转心肌重构。此外,导管消融具有根治心律失常、缓解/消除不适症状、改善心功能及降低死亡率等优势。由黄从新教授牵头开展的VTACH研究显示,预防性消融可以降低室速/室颤发生率,并延长室速/室颤复发时间。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以纠正心衰,达到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相关研究显示CRT可降低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衰患者CRT反应良好者室性心律减少;心衰患者ICD升级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后反应良好者,室性心律失常较少。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8-03-22 12212a77m11暂无昵称

    学习了

    0

  2. 2018-03-22 lietome2

    好文.值得点赞.更值得收藏!慢慢领会学习的.给点个赞!

    0

  3. 2018-03-22 秀红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Circ-Heart Fail:新诊断心衰后长期认知功能下降!

由此可见,在心衰诊断后,整体认知能力的下降往往比没有诊断心衰时快。这一发现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JACC:急诊诊断心衰的NT-proBNP水平标准

在当代,诊断心衰的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标准需要重新调整。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索可以诊断急诊伴有呼吸困难的急性心衰患者的NT-proBNP水平标准。本研究纳入了1461名来自北美19个急诊中心的呼吸困难患者,并对其血NT-proBNP水平进行了检测。主要终点事件是诊断急性心衰年龄分层标准(450, 900和1800 pg/ml)的阳性预测值和排除心衰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分析结果发

2018 HFA/ESC立场声明:2型糖尿病和心衰

2018年3月,欧洲心力衰竭协会(HF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2型糖尿病和心衰的立场声明。心衰和2型糖尿病共存比较常见,对临床管理和疾病预后也有重大影像。本文主要总结了当前心衰和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以及二者之间发病机制交叉的最新理解。

JAHA: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由此可见,这些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特别是使用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衰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影响,无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如何。

ACC 2018:ARNI研究速递: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肌功能

2018年3月10~12日,第67届美国心脏学学会年会(ACC 2018)在美国奥兰多盛大召开。关于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的研究进展成为一大亮点。其中,来自美国研究者的两篇研究报道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我刊摘取精华内容,并特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进行精彩点评。

Heart:房颤患者心衰筛查!

由此可见,在社区居住的患者中未识别的HF较为常见,其患病率接近50%,考虑到较高的变化,钠尿肽诊断没有帮助,简单的超声心动图似乎是房颤患者心衰筛查的首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