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预防透析患者心脏性猝死中的应用

2019-03-29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在经过充分筛选和良好治疗的透析患者中,预防性ICD疗法并未降低SCD或全因死亡率,该人群的SCD和全因死亡率仍然很高。

据报道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性猝死(SCD)的风险高,并且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这种风险。预防性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SCD的可行性和价值尚不确定。

研究人员进行了ICD2试验,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对其他治疗进行充分筛选和优化后,分析了20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透析患者植入ICD预防SCD的价值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SCD。次要终点是全因死亡率和ICD相关并发症。

根据数据和安全监测委员会无效原因的建议,在纳入188例患者后试验停止,ICD组97例患者,对照组9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8年(四分位间距,3.8-8.8)。19/188例患者(10.1%)发生SCD,ICD组11/97例,对照组8/91例。ICD组的5年累积SCD发病率为9.7%(95%置信区间[CI],3.3-16.2%),对照组为7.9%(95%CI,1.7-14.0%),风险比(HR)为1.32(95%CI,0.53 - 3.29,P= 0.55)。总体而言,99/188例患者死亡(52.7%),ICD组52/97例,对照组47/91例。ICD组的5年生存率为50.6%(95%CI,39.8-61.5%),对照组为54.5%(95%CI,43.0-66.0%),HR为1.02(95%CI,0.69-1.52,P=0.92)。接受ICD的80例患者中,发生了25例ICD植入相关不良事件。

在经过充分筛选和良好治疗的透析患者中,预防性ICD疗法并未降低SCD或全因死亡率,该人群的SCD和全因死亡率仍然很高。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 Thromb Haemost:透析患者因出血、心肌梗死和卒中导致的死亡率分析

由此可见,与一般人群相比,透析患者因出血和动脉血栓形成而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临床医生应该意识到这些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增加。

J Am Soc Nephrol:年龄和肾功能不同的晚期CKD老年患者,透析vs药物对生存期的影响

2018年8月,发表在《J Am Soc Nephrol》的一项由美国学者进行的分析,在不同年龄和肾功能的晚期CKD老年患者中,考察了透析vs药物管理与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

Circulation:阿哌沙班可降低晚期肾病/房颤患者的大出血、血栓栓塞和死亡风险

进行透析的晚期肾病(ESKD)患者被排除在房颤(AF)进行直接口服抗凝剂的临床试验外。近期的数据引起了人们对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安全性的担忧,但阿哌沙班尚未有评估,虽然目前的标签支持其应用于该人群。现研究人员尝试确定阿哌沙班在依赖透析的ESKD和AF患者中的应用模式及其相关预后。研究人员对包括美国肾脏数据系统的医疗保险受益人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筛选开始进行口服抗凝剂治疗的依赖透析的ESKD和AF患者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8大预警信号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以上,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5%-50%,多出现于透析的初始或后1-2小时内,临床上可表现出一系列的前驱症状。

JAMA: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不能降低非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认为,对于非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且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接受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治疗不会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上肢肿胀:看超声如何大显身手

血液透析患者多经上肢自体血管动静脉瘘或人工血管建立永久透析通路,其上肢发生急性肿胀时,常首选多普勒超声进行早期评估检查,目的是排除深静脉血栓。然而实际上,引起上肢肿胀的原因很多,不仅血栓一种。超声检查能够发现和检出大部分引起肿胀的原因,而其它原因则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