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周期性再极化动力学预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效果

2019-09-03 MedSci MedSci原创

周期性再极化动力学可预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预防性植入ICDs后的临床效果

一小部分接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一级预防性植入的患者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而周期性复极动力学是交感神经活动相关复极不稳定的一个新标志,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临床周期性复极动力学识别,对ICD患者预后的影响。

EU-CERT - ICD研究人在欧盟 15 个国家的 44 个中心进行。 年龄在 18 岁或 18 岁以上的患者患有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且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35% ),符合 ICDs 初级预防植入的患者参与研究,对患者24小时周期性再极化动态进行评估。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率。

1371名患者参与研究,其中968例接受ICD植入,403例保守治疗。随访期间(ICD组中位数为2.7年,对照组为1.2年),ICD组138例(14%)死亡,对照组64例(16%)死亡。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ICD组死亡率降低了43%(调整后的危险比[HR]0.57)。周期性再极化动力学可预测ICDs患者死亡率。周期性复极动力学7.5及以上患者(n=199;ICD组vs对照组,调整HR :0.25),与周期性复极动力学小于7.5的患者相比(n=1166, 调整 HR: 0.69),与ICD植入相关的治疗效益更大。周期性复极动力学小于7.5的患者需要治疗的数量为18.3,周期性复极动力学大于7.5的患者需要治疗的数量为3.1。

研究发现,周期性再极化动力学可预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预防性植入ICDs后的临床效果。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使用心脏植入装置测量身体活动

目前的证据表明,当与其他装置参数结合使用时,D-PA可用于评估身体活动并预测植入了心血管电子设备患者的临床结局。

Circulation:近期心力衰竭住院增加ICD围术期死亡风险

既往研究显示,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s)对接受最佳药物治疗、稳定性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特定门诊患者安全有效。

Circulation: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预防透析患者心脏性猝死中的应用

在经过充分筛选和良好治疗的透析患者中,预防性ICD疗法并未降低SCD或全因死亡率,该人群的SCD和全因死亡率仍然很高。

Eur Heart J:基于网络的干预措施改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心理健康的疗效

虽然主要结局是中性的,但这是首个表明WBI可以改善ICD患者心理健康的RCT研究。

Eur Heart J: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晚期心源性猝死

在这项首次描述CRT受者超长期结局的研究中,进行性心衰死亡仍然是CRT植入后存活5年患者的最常见死因。

2019 HRS/EHRA/APHRS/LAHRS专家共识声明:优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设计和测试(更新版)

2015年HRS/EHRA/APHRS/SOLAECE优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设计和测试共识声明为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使用者提供了关于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检测,治疗以及除颤测试指导。本文是对2015年版共识声明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