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s:纤溶因子在炎症性骨破坏中的作用

2024-04-11 潘华 MedSci原创

通过以上纤溶因子的作用和调节机制的探讨,研究揭示了它们在骨重塑和炎症性骨破坏中的复杂角色。纤溶因子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产生以及细胞信号的调节,在骨稳态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克罗恩病、牙周炎和癌症转移,常导致骨破坏。已知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17通过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影响骨丢失。纤溶因子,包括纤维蛋白原(Plg)、纤溶酶、尿激酶型纤维蛋白原激活剂(uPA)、其受体(uPAR)、组织型纤维蛋白原激活剂(tPA)、α2-抗纤溶酶(α2AP)和纤维蛋白原激活抑制剂-1(PAI-1)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表达,被认为是通过调节这两种细胞的功能来维持骨稳态的关键因,此外,纤溶因子与炎症和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关。因此,本综述旨在探讨纤溶因子在炎症性骨破坏中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纤溶因子在骨重塑和炎症性骨破坏中的关键发现,包括在骨代谢和骨破坏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纤溶因子缺陷小鼠的研究发现,纤溶因子参与骨代谢和骨破坏。研究还涉及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样本中纤溶因子水平的调查,这些因子与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理有关,可能在炎症性骨破坏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结果: 纤溶因子,包括Plg、uPA、uPAR、tPA、α2AP和PAI-1,在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样本中检测到,提示它们在疾病进程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其中,Plg和纤溶酶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炎症分辨率,包括巨噬细胞重编程、中性粒细胞凋亡和吞噬作用。uPA和uPAR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在骨代谢、组织重塑、血管稳态、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tPA和uPA的缺乏在小鼠中增加骨形成和骨量,表明纤溶酶原激活剂在破骨细胞介导的骨消化中发挥关键作用。α2AP作为纤溶酶的抑制剂,其缺乏在小鼠中表现为骨形成率的增加,α2AP的表达在骨组织中被检测到,提示其可能在骨重塑中发挥作用。PAI-1作为uPA和tPA的抑制剂,通过调节纤溶酶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发挥作用,PAI-1在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样本中检测到,表明它可能与骨稳态和炎症反应有关。

纤溶因子在骨重建和炎性骨破坏中作用的关键发现

总之,通过以上纤溶因子的作用和调节机制的探讨,研究揭示了它们在骨重塑和炎症性骨破坏中的复杂角色。纤溶因子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产生以及细胞信号的调节,在骨稳态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始出处:

Kanno Y. The Roles of Fibrinolytic Factors in Bone Destruction Caused by Inflammation. Cells. 2024 Mar 15;13(6):516. doi: 10.3390/cells13060516. PMID: 38534360; PMCID: PMC10968824.

作者:潘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24-04-11 向阳花开

    受用,可以接触最新的知识

    0

相关资讯

Ann Rheum Dis: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常见精神障碍

炎性疾病的初级治疗患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升高,特别是那些早发性炎性疾病患者。

AHA 2020丨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冠心病风险差异很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银屑病和炎症性肠病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没有关联

目前AHA/ACC的指南列举了三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和艾滋病毒(HIV)感染。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肺部影像学异常5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对称地累及手足小关节。RA的关节外表现较常见,可发生于全身几乎所有器官。

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死的癌症”吗?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这是一种很难控制的慢性病,常常反复发作。

玫瑰痤疮皮肤屏障受损的原因及修复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在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

JAHA: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的长期预后

接受TAVI的CID患者与介入后感染并发症和因感染而再次住院的风险较高相关。然而,瓣膜存活率在TAVI合并CID患者和不合并CID患者之间似乎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