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运动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7-07-23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对于慢性脊髓损伤患者,适度的运动干预可改善身体机能和心脏功能,采取有效的运动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将有助于成人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

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成人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干预对身体机能,心脏功能与骨骼健康的影响。

研究人员对1980-2016年间的电子数据库信息进行检索,入选研究的标准包括:参与者为急慢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干预持续至少2周,对参与者的身体机能(心肺能力、心输出功率或肌肉力量), 心脏功能(身体成分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骨骼健康情况进行考察。研究使用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的分级模型 (GRADE)对相关证据进行合成和评估。

总计211项相关研究纳入本次荟萃分析,其中急性脊髓损伤22项,慢性损伤189项。对于慢性脊髓损伤患者,有中至高等质量的证据表明运动干预对除骨健康之外的其他考察指标有积极的影响;对于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干预对考察指标积极影响的证据极弱。对于慢性损伤患者,低至中度的证据表明,2 - 3次/周,中等强度的,20 - 40分钟上半身有氧运动再加上上肢力量(3组10次50%–80%所有大肌肉群)练习可改善心脏功能、力量输出以及肌肉力量。对于慢性损伤患者,低至中度的证据表明,3 - 5次/周,中至高强度的,20 - 44分钟上半身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身体组成并降低心血管风险。

研究认为,对于慢性脊髓损伤患者,适度的运动干预可改善身体机能和心脏功能,采取有效的运动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将有助于成人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07-24 QQ25ed180f

    脊髓损伤,容易导致截瘫的~

    0

  2. 2017-07-23 139****0239

    henhao

    0

相关资讯

盘点:近期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特脊髓损伤是一类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后由于损伤及继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会丧失,导致截瘫,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迄今为止,脊髓损伤修复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关于脊髓损伤研究进展做出了盘点,与大家分享。【1】JAAOS:评述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干细胞益处干细

2016NICE指南——脊髓损伤的评估和初始管理(NG.41)发布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致死性损伤。2016年2月,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发布了脊髓损伤的评估和初始管理指南。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JEM:肠道菌群或可帮助患者恢复脊髓损伤

日前,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脊髓损伤能够改变肠道细菌的类型,而且细菌类型的改变还会加剧个体神经性损伤和损伤修复的程度,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研究者指出,利用益生菌中和这些改变或许能够帮助患者从脊髓损伤中恢复过来。居住在胃肠道中的数亿万计的细菌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当非病原性的微生物被剔除或者被病原性炎性

Nat Med:脊髓损伤后外周毛细血管血流量变化

抑制单胺受体、AADC或者吸氧可大幅缓解脊髓缺氧并改善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功能

施万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脊髓损伤(SCI)已经成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且不可逆,造成截瘫或四肢瘫,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其并发症的发生也会是致命的威胁并大大加重患者的家庭负担,例如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目前,SCI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脊髓松解减压和手术固定以及康复训练等,这些方法虽然被广泛应用于SCI临床

Nature Medicine: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瘢痕形成的新机制!

该研究的发现揭示了调节星形细胞命运决定的环境线索,从而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