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 CXCR3配体可以作为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2021-11-0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疾病,是起始于胃肠道黏膜的炎症。炎症可出现在消化道的任何部分,从口腔到肛门,例如直肠或小肠。

克罗恩病 (CD)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大约三分之一的CD患者在确诊后五年内需要进行肠切除术,虽然“生物时代”已经到来,手术率显着下降,但肠切除术仍然是CD的主要治疗手段。CD患者疾病复发通常发生在新的末端回肠,并可以使用Rutgeerts 评分进行复发的判断,该评分已被证明可以预测重要的临床结果包括临床复发和需要进一步手术的需求。评估CD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的替代方法包括临床评估、CRP 和粪便钙卫蛋白检测,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本项研究旨在确定与CD复发相关的血液的生物标志物。

 

本项研究把接受回结肠切除术(ICR)的CD患者纳入了最后的分析,在术后结肠镜检查中获得患者的血清样品。多重免疫分析用于分析92种炎症相关蛋白 (Olink Proteomics)与CD疾病的相关性。

 

本项研究总共获得 213 名患者的 276 次结肠镜检查的数据。从手术到第一次和第二次结肠镜检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7和19个月。疾病复发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结肠镜检查中很明显。在与 Rutgeerts 评分显着相关的 14 种蛋白质中,CXCL9 和 MMP1 的预测术后复发的能力最强。在使用抗TNF的患者中,CXCL9 和 CXCL11与 Rutgeerts 评分的相关性最强。两者都是CXCR3配体。与单独的C反应蛋白相比,将鉴定的蛋白质纳入 ROC 分析提高了鉴定疾病复发的能力。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表明先天免疫细胞是已鉴定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本项研究确定了许多新的候选蛋白质生物标志物与CD患者术后复发有关,特别是回结肠切除术后CD的复发有关。其中,CXCR3 配体与ICR后CD复发最有相关性。本项研究证实基于血液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识别CD的复发。

原始出处:

Margaret Walshe. Et al. A role for CXCR3 ligands as biomarkers of post-operative Crohn’s disease recurrence.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2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lin Trans Gastroenterology:扩大肠系膜切除术在克罗恩结肠炎术后复发中的作用

克罗恩病 (CD)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多达 78% 的 CD 患者需要手术干预。大约 20% 的患者在 10 年内会出现复发,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

Clin Trans Gastroenterology:诱导治疗后高阿达木单抗药物水平可预测克罗恩病患者第 24 周的疾病生物学缓解

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 药物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克罗恩病 (CD),在患有中度至重度活动性 CD 的成人中,阿达木单抗已证明了其安全性并改善了患者疾病预后。

JGH: 克罗恩病简单内镜评分(CD-SES)对克罗恩病术后结果预测作用

克罗恩病 (CD) 患者的肠道存在慢性透壁炎症,因此导致经常需要手术进行肠狭窄或瘘管的治疗。

JCC:回肠造口术排出的粪便钙卫蛋白含量可以很好地预测克罗恩病患者的小肠炎症程度

克罗恩病 (CD) 是一种特发性慢性炎症性肠病,而严重的克罗恩病 (CD) 可导致大范围的肠切除术并需要进行回肠造口术。钙卫蛋白是属于 S-100 蛋白家族的

IBD:皮肤病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最终疾病诊断的预测价值

由克罗恩病 (CD) 和溃疡性结肠炎 (UC) 组成的炎症性肠病 (IBD) 可能因肠外表现 (EIM) 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复杂。

Clinical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克罗恩病患者接受诱导治疗后高阿达木单抗药物水平可在第24周仍保持患者的生物缓解

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 药物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克罗恩病 (CD),在患有中度至重度活动性 CD 的成人中,阿达木单抗已证明安全并改善了克罗恩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