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12]中国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新危险因素

2012-06-28 陈蓉 医学论坛网

       近期召开的2012欧洲卒中大会(ESC 2012)上,来自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和阜外医院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出的颈内静脉(IJV)异常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生密切相关;IJV异常也是新识别的CVST危险因素。   CVST是一种独特类型的卒中,病因和危险因素很多;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病原因不

       近期召开的2012欧洲卒中大会(ESC 2012)上,来自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和阜外医院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出的颈内静脉(IJV)异常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生密切相关;IJV异常也是新识别的CVST危险因素。

  CVST是一种独特类型的卒中,病因和危险因素很多;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病原因不明。为此研究者对颈内静脉(IJV)异常和发生CVST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者连续纳入51例原因不明的CVST患者,并有30名健康正常对照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评估双侧IJVs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测量和记录直径、最大速度(Vmax)和IJV 3个点的回流时间(称为J1, J2和J3)。

  结果显示,在30名健康受试者中,双侧IJV 3个点的直径和Vmax平均值没有差异。在CVST 患者中, 39.2%的患者IJV正常,60.8%的患者IJV不正常。IJV不正常的种类包括环狭窄(61.3%),发育不良(29.0%),血栓形成(6.5%),瓣膜异常(3.2%)。在单侧IJV不正常患者中,病变侧IJV的最小直径较对侧显著更小【2.1对6.2(mm),P<0.0001】。与对侧相比,环狭窄病变侧的Vmax显著较高【110.5对68.7(cm/s),P<0.05);但在单侧发育不良的患者中Vmax较低【45.3对87.5(cm/s),P<0.05】。此外,在27 例单侧IJV异常的患者中,CVST和IJV病变一样均发生于同侧。

作者:陈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年会:头3小时是扼制颅内出血扩大的关键

美国学者近期在2012欧洲卒中大会(ESC 2012)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颅内出血(ICH)容积扩大的患者在发病后最初3小时血压会升高,但此后没有升高。这些结果表明,需要尽早给予旨在扼制血肿扩大的降血压治疗,以便获得潜在益处。   ICH扩大与血压升高相关,但在此研究之前并不清楚发生与不发生ICH扩大患者之间病程早期的血压升高如何不同。研究人员参加现场使用镁卒中疗法(FAST-MAG)临床试验的

[ESC 2012]醒后卒中: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在近期召开的2012欧洲卒中大会上,奥地利学者公布的一项迄今所发表的最大规模的有关醒后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数据集证明:大量醒后卒中患者可从溶栓治疗中获益,且大出血和死亡发生率并没有增加;溶栓治疗可独立预测早期神经系统的显著改善。   由于当前缺乏醒后卒中患者优化管理和早期转归的数据,迄今绝大多数醒后卒中患者都被排除溶栓治疗。此项研究旨在

[ESC 2012]腔隙性卒中强化降压是否可行?

       在最近召开的2012欧洲脑卒中大会(ESC)上,加拿大学者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有明确脑小血管疾病的患者降低收缩压是可行和安全的。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可改变的卒中危险因素,尤其是对于脑小血管疾病所致卒中。收缩压下降10 mmHg与卒中复发率显著降低相关。但控制收缩压以预防卒中仍做得不好。此分析旨在确定腔隙性卒中患者收缩压下降的预测

[ESC 2012]新吞咽功能评估法减少脑卒中患者肺炎发病率

2012年第21届欧洲卒中会议上,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检查脑卒中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可使其肺炎发病率下降75%,且此项检查简便易行,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    过去常用的Mann吞咽能力评估(MASA) 约需1小时,而改进式Mann吞咽能力评估(Modified 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MMASA)仅需5分钟,可作为入院常规筛查在床旁进行。如果

[ESC 2012]胞磷胆碱对中重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效

       2012 欧洲卒中大会上,欧洲学者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胞磷胆碱未能有效治疗中重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研究未能证实本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这是又一项对潜在的神经保护剂得出阴性结论的研究。论文于2012年6月10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Lancet)杂志。[Lancet. 2012 Jun 9.]       &nbs

[ESC 2012]发病时间不明卒中——何时可行溶栓治疗?

       英国学者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发病时间不明的卒中(SUTO),基于影像学检查选择适于静脉(IV)血栓溶解治疗的患者似乎是安全有效的。该研究于近期在2012欧洲卒中大会(ESC 2012)上公布。   SUTO在临床上很常见。目前不建议对SUTO患者进行常规静脉血栓溶解治疗。研究人员回顾性比较使用影像学检查选择SUTO患者进行IV 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