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16:液态活检如何指导肿瘤的个体化诊疗

2016-09-22 MedSci MedSci原创

液体活检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来检测血液中小DNA碎片的新技术;而血液中这些碎片可能来自死亡的细胞,因此只要血液中存在“外来”DNA,如来自胎盘、肿瘤或者移植器官等的DNA碎片,都能利用液态活检进行检测。液态活检通过一种简单的血液检测可对遗传侵入进行定位、研究和监控,目前该检测的应用领域迅速增长。第十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于今日开始在中国·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厦门市

液体活检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来检测血液中小DNA碎片的新技术;而血液中这些碎片可能来自死亡的细胞,因此只要血液中存在“外来”DNA,如来自胎盘、肿瘤或者移植器官等的DNA碎片,都能利用液态活检进行检测。液态活检通过一种简单的血液检测可对遗传侵入进行定位、研究和监控,目前该检测的应用领域迅速增长。

第十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于今日开始在中国·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厦门市思明区环岛东路1693号)隆重召开。梅斯医学小编也参与了本届盛会。



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胡毅教授,带来了题为《液态活检如何指导肿瘤的个体化诊疗》的精彩讲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胡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肿瘤诊疗现状

肿瘤的诊疗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肿瘤诊断
目前,肿瘤诊断包括病理诊断和影像学检测两种方式。其中,病理诊断主要是对病理组织(HE、IHC)、血清标志物(CEA、PSA)、分子病理(PCR、FISH、NGS)的诊断;影像学检测方式包括超声波(B超)、X射线断层扫描(XRAY、CT)、核磁共振(MRI)、正电子成像术(PET-CT)和内窥镜(Endoscope)。

2.肿瘤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治疗主要有5种,分别是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靶向治疗。

但是肿瘤的诊疗仍存在几点不足和问题:

1.诊断不足
信息滞后(影像学),特异性差(血清学),不能反映肿瘤进展信息(血清学),不能实时监测(病理学)

2.治疗问题
无法解决相同分期却不同预后的情况,不能预测潜在病灶,遗传信息的变化不能实时监测

3.肿瘤诊疗误区
肿瘤活检是金标准,但取材困难,存在异质性问题;
液态活检可克服肿瘤异质性,实时监测肿瘤状态(取材容易)。

肿瘤发生发展与多重因素相关,却处于动态变化。这都对肿瘤精准医学提出了挑战:

样本来源容易、无创,且可多次取样;
无异质性,可提供更全面的肿瘤个体化基因信息;
可动态追踪肿瘤进展。

二、液态活检及其技术

液态活检是一种简便、快捷、无创的癌症血检方法。“液态活检”荣登MIT Technology Review。

1.液态活检的标志物
CTC是指由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
ctDNA是指肿瘤细胞释放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DNA;
还有Exosomes(外泌体)、secretomes(分泌物)等。


2.液态活检的优势与缺陷

优势:
操作简便:仅需抽取患者外周血
无创: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
实时:取材容易,可实时监测
无异质性:来源于肿瘤组织的任何部分

缺陷:
血液中ctDNA和CTC含量少,需要技术不断革新来增加仪器监测的灵敏度。

三、液态活检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1.早期诊断

乳腺癌ctDNA检出率可达97%,CTC检出率87%。

多数癌症可检测出ctDNA,但不同癌症检出率有所不同。

CTC阴性样本中也可检出ctDNA。

2.预后评估

(1)ctDNA可预测患者生存期:浓度越高,患者两年生存率越低。

(2)CTC数量与肝癌复发风险正相关

(3)CTC计数与癌症生存期相关

3.指导用药

(1)ctDNA检测EGFR突变指导吉非替尼
血液样本检测EGFR,PFS11.1月(EGFR突变)vs5.9月(EGFR未突变)

血液检测EGFR指导用药与组织检测结果相似
血检亦可用于指导肿瘤用药

4.动态监测

四、液态活检的问题和挑战

1.液态活检为组织活检的重要补充,尚不能替代
2.缺乏标准检测技术、流程,缺少共识
3.因灵敏度欠缺,目前主要应用于晚期肿瘤
4.不同肿瘤类型差异较大,数据注释需谨慎
5.ctDNA动态变化不能实时反映不依赖于基因组变异的信号通路变化
6.CTC需要更准确高效的分离技术
7.CTC自身异质性

更多关于CSCO 2016的最新报道,请点击活动:CSCO 2016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6-09-30 右脚梅西

    对我很有帮助,感谢。

    0

  2. 2016-09-24 smlt2008
  3. 2016-09-24 187清风

    谢谢分享了

    0

相关资讯

液态活检预测前列腺癌耐药性,NGS助力探讨分子机制

【导读】11月4日《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则研究表明,利用下一代测序可评估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变化,有助于解释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对雄性激素的抵抗性。 11月4日《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则研究表明,利用下一代测序可评估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变化,有助于解释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对雄性激素的抵抗性。 该研究由意大利特兰托大学及伦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导,

2016 液态活检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6 液态活检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2016.05.20-05.21 上海数十年来,科研人员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很好地反映肿瘤情况的生物标志物,现有的损伤性穿刺活检不仅对人体伤害大,只能检测较晚期的肿瘤,导致治疗滞后,治愈率一直上不去,而且一次性的肿瘤活检无法对肿瘤进行实时监控,准确掌握肿瘤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这恰恰是医疗大数据、精准医学和个性化治疗迫切需求的。液体活检因其无创性、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