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Med:带状疱疹增加中风和心脏病的发作风险!

2015-12-16 QQduhq 译 MedSci原创

发表在PLOS Medicine的新进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可增加民众患急性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或心脏病的风险。 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每年约100万美国人感染,极有可能对民众带来严重后果。 带状疱疹病毒可导致民众患水痘和带状疱疹。民众患水痘之后,病毒在在机体内长期存在,长期保持休眠状态。如果多年以后病毒活跃起来,可导致机体患带状疱疹,皮疹可引起剧烈的疼痛并长期持续,成为疱疹后神经

发表在PLoS Medicine的新近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可增加民众患急性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或心脏病的风险。 


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极有可能对民众带来严重后果,每年约有100万美国人感染。 

带状疱疹病毒可导致民众患水痘和带状疱疹。民众患水痘之后,病毒在在机体内长期存在,长期保持休眠状态。如果多年以后再次感染病毒,可导致机体患带状疱疹、皮疹,可引起剧烈的疼痛并长期持续,甚至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1岁之前患水痘且免疫功能低下的6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较高。有些人患过水痘之后并不会多加以重视,却忽略了它有可能导致民众今后患带状疱疹。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为什么这种病毒又突然变得活跃。 

急性心血管疾病(CVDs),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死(MI),是美国民众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急性心血管病呢?这需要大家认真思考。 

急性感染是导致急性心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因为血管内斑块在动脉壁破裂增加了机体血液凝块形成的风险。 

2006年,研究人员指出,60岁以上的美国老人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疫苗接种以降低带状疱疹相关死亡率。 

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Caroline Minassian和同事想评估短期内带状疱疹增加民众患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风险,以及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对民众健康有何影响。 

他们对42954名65岁以上患有带状疱疹和缺血性中风的医疗保险受益人进行了调查,其中24237名参与者在5年内患有带状疱疹和缺血性中风。

然后研究人员统计在患有带状疱疹后1年内突发中风或心肌梗死的患者人数及比重,同时与未患带状疱疹的病人对比。他们还根据年龄进行调整。 

结果表明,患有带状疱疹后1年内患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是未患带状疱疹的民众的2.4倍,患有带状疱疹后1周内患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是未患带状疱疹的民众的1.7倍。患带状疱疹6个月后中风风险逐渐降低。 

不论是否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民众患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率相似。
 
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考虑民众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和面临的压力、有少数参与人员已经接种疫苗等。

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带状疱疹病毒,及它对民众患缺血性中风和MI的风险影响。

原始出处:

作者:QQduhq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6-01-09 medsic

    嗯,

    0

  2. 2016-01-09 medsic

    了解

    0

  3. 2016-01-09 medsic

    好文章…

    0

  4. 2016-01-09 medsic

    带状疱疹好痛的,

    0

  5. 2016-01-09 medsic

    带状疱疹好痛的,

    0

相关资讯

瑞金医院:免疫低下人群警惕带状疱疹

昼夜气温悄悄转凉,空气湿度开始降低,这正是疾病的高发时期,体质较差的人尤其要小心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皮疹和较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一旦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

专家视角: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与预防新思路

2013年9月11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多学科疼痛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做客新华网,与网友交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与预防。 安建雄指出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或"蛇盘疮",是由于体内病毒长期存在、不断繁殖,不断地破坏身体的神经引起的,常见于胸腰部,也可发生在头面部、脖子、四肢和会阴部。带状疱疹主要通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进行预防,比如避免感冒、注意营养的平衡。增强自己的体质,病毒才不会繁殖。

带状疱疹爱找老年人 应及时治疗防后遗症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疼痛科屡屡收到带状疱疹神经后遗痛的病人,患者遭受长期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该院疼痛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提醒:带状疱疹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或“蛇盘疮”,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

Neurology:带状疱疹增加中风和心脏病风险

日前,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神经学》(Neurology)杂志上报告称,带状疱疹患者日后罹患中风或心脏病的风险较高,因此最好定期进行相关检查,避免此类风险。【原文下载】带状疱疹(Shingles)俗称“蛇盘疮”,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病症。该病毒长期潜伏在人体的神经根里,正常情况下不容易发病,一旦身体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或受寒感冒时,病毒就会发

NEJM:治疗播散性带状疱疹,轻松解决!

前不久,一位57岁的健康男子来到急诊科就诊,称左侧的脸部出现剧烈的疼痛、舌头部位有灼烧感,及胸部、背部和四肢的双侧都出现了弥漫性的皮疹现象。NEJM 病例图片据他回忆,脸部疼痛和耳前侧的皮肤损破损已持续了2天。对于脸部疼痛和耳前侧的皮肤破损,他的主治医生怀疑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开处方使用伐昔洛韦来进行治疗。男子声称小时候曾患过水痘。通过进行体格检查发现,该男子身上的水泡沿着三叉神经的第三大分支走

NEJM:GSK推出预防带状疱疹新疫苗

带状疱疹是由位于背部以及头盖神经节处的潜在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活化导致的,通常在首次感染数十年后发生。超过90%的成年人被VZV感染,有患上带状疱疹的风险。尽管带状疱疹在超过50岁或者年龄更大的人群中频发(由于免疫衰老),但带状疱疹也可以在细胞介导免疫功能因疾病或药物治疗而下降时,在各个年龄都可能发生。默克公司的抗带状病毒疫苗Zostavax包含了Oka VZV病毒株,可以用于50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