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S:经导管动脉内治疗后吲嘌啶绿清除能力和肝功能的变化及其对可切除肝细胞癌结果的影响

2024-02-19 Bob Wang MedSci原创

术前FOLFOX-HAIC比TACE导致ICG清除能力明显受损,但对肝功能和肝切除术后结果的影响相当。

迄今为止,肝癌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中国,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细胞癌(HCC)是主要的组织学亚型,占全球原发性肝癌病例的75%- 85% 。由于肿瘤消融的技术限制和肝移植供体的短缺,肝切除术(LR)是HCC根治性治疗的主要选择。

然而,由于治疗性肝癌的严格标准,手术候选人的比例相当有限(约5-10%)。5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保守地推荐单一肿瘤并保留肝功能的HCC患者作为肝切除术的候选人,而美国肝脏疾病研究协会(AASLD)认为切除标准为BCLC 0/ a期。

对于中晚期HCC病例,与经导管动脉内和/或全身治疗相比,前期LR并没有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在HCC治疗方面,经导管动脉内治疗(TRITs)主要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TACE被推荐作为中期HCC的一线治疗方案。

众所周知,TACE可以延长肝功能保留的中期HCC患者的总生存期10,但其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负荷。HAIC作为一种基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的新型治疗手段,在不可切除的大型HCC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HAIC的发展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新的辅助治疗选择。

近年来,各种实体瘤广泛采用新辅助/转换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对于HCC,尽管比较早期,但术前治疗包括TACE、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和全身治疗,目的是将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化为可切除的肿瘤。HCC的不可切除性可分为两类:技术不可切除性和生物学不可切除性前者的定义是患者由于一般情况、肝功能或残肝容量(RLV)不足而不能耐受手术创伤

后者是指与非手术治疗相比,疗效没有改善。通过转换治疗,有可能减少肿瘤负担或其他肿瘤因素,从而保证足够的RLV,以支持患者术后并发症,特别是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恢复。对于那些手术可切除但生物学上不可切除的HCC,术前治疗可能有助于更好的长期生存。

如上所述,TACE或HAIC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疗效,在癌症转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包括TACE和HAIC在内的局部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肝功能。肝损伤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另一方面,与TACE相比,FOLFOX-HAIC在大型HCC中的转换率更高,但是否比TACE更能保留肝功能尚不清楚。

在评估LR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时,至关重要的是,任何根治性治疗都不应以严重损害肝功能为代价,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预期寿命和质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是评估肝储备(HR)和预测phlv的经典工具。中国指南定义了LR的先决条件如下:Child-Pugh评分a, 15分钟内吲哚菁绿保留率(ICG-15)小于30%,基于ct的RLV至少为40%(肝硬化患者)或30%(非肝硬化患者)。为了更好地制定新辅助/转换治疗方案,了解HAIC或TACE对ICG清除能力和一般肝功能的影响非常重要。据我们所知,以前没有研究做过这样的调查。

2024年2月15日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的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FOLFOX-HAIC或TACE如何影响ICG清除能力和肝功能。此外,我们初步分析了最终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患者的生存结局。

回顾性登记了在SYSUCC中接受HAIC/TACE并重复ICG清除测试的HCC患者。收集了ICG消除率(ICG-K)、15分钟的ICG保留率(ICG-R15)和普通实验室测试。比较了各组之间值的围治疗期变化。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和治疗权衡的逆概率(IPTW)来验证结果。对随后进行治疗性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总生存率(OS)和无复发生存率(RFS)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包括204名接受HAIC(n=130)和TACE(n=74)治疗的患者。在匹配之前(平均,3.8%对0.7%,P<0.001),在PSM(平均,4.7%对1.1%,P=0.014)和IPTW(平均,2.0%对-3.6%,P<0.001)之后,HAIC组中ΔIC组中ΔIC-R15更大。ΔALB、ΔALBI、ΔTBIL、ΔALT、ΔAST和ΔPT-INR没有发现差异。

图1:经导管动脉内治疗后ICG清除能力和肝功能的变化

多变量分析显示,老年、肝硬化、HAIC、较大的ΔTBIL和ΔALBI与ICG-R15恶化有关。在接受肝切除术的人(HAIC为105人,TACE为48人)中,B/C级PHLF(4.8%对8.3%,P=0.616)、OS(中位数,未达到与未达到,P=0.94)和RFS(中位数,26.7与17.1个月,P=0.096)的发生率在两臂之间具有可比性。在亚组分析中,在基线ICG-R15≤10%的患者中,术前HAIC产生优异的RFS(中位数,26.7与16.2 mo,P=0.042)。

综上所述,与TACE相比,FOLFOX-HAIC对ICG清除能力的损害更严重,但对HCC患者的常规肝功能检查、ALBI评分和肝切除术结果的恶化并不明显。术前FOLFOX-HAIC可能对HR良好且行根治性LR的患者产生更好的RFS。需要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这些发现。

原文出处

Gan, Yi-Xiang B.S.M.a; Yang, Zi-Lianga; Pan, Yang-Xuna; Ou-Yang, Li-Yingb; Tang, Yu-Haoc; Zhang, Yao-Juna; Chen, Min-Shana; Xu, Lia. Change of indocyanine green clearance ability and liver function after transcatheter intraarterial therapies and its impact on outcomes of 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10.1097/JS9.0000000000001156, February 15, 2024. | DOI: 10.1097/JS9.0000000000001156

作者:Bob W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展开1条回复

相关资讯

Front Pharmacol: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失巢凋亡、ceRNA调控网络与中医药的研究

探讨BIRC5、SFN、UBE2C、SPP1、E2F1等10种失巢凋亡相关基因(ARGs)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在该疾病中的意义。

Sci Adv:中山大学郭剑平/许丽霞/谢伟等合作发现肝细胞癌的治疗新靶点

该研究证明了FoxA1在肝癌中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利用CRISPR基于激酶组学筛选方法,发现非经典的炎症激酶IKBKE能够抑制FoxA1的转录活性。

Eur J Radiol: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MRI上的可疑肿瘤有何临床价值?

研究表明,使用肝脏特异性造影剂,如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EOB-DTPA)和阿鲁卡波坦可以清楚地区分肿瘤和周围被消融的正常组织。

Lancet Oncol | 仑伐替尼加帕博利珠单抗与仑伐替尼加安慰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LEAP-002):一项随机、双盲、3期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估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一线治疗HCC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治疗未达到主要终点,推荐继续开展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其他局部治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备选方案。

Nature:494个肝细胞癌的深层全基因组分析

本文的CLCA研究描述了中国个体HCC的详细基因组景观和进化史,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肝癌图谱,登上Nature!

研究者进行了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纤维蛋白原α链作为编码和非编码驱动基因的候选者,调节了HCC的进展和转移。这项CLCA研究描绘了中国个体HCC的详细基因组景观和进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