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r Metab:营养干预糖尿病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2018-12-14 佚名 上海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是目前国际上公认能够改善代谢并延长寿命的最佳手段,但持续的热量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难度,因此近年来有人提出了间歇性热量限制的概念,即只限制热量一段时间,然后恢复正常进食。

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是目前国际上公认能够改善代谢并延长寿命的最佳手段,但持续的热量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难度,因此近年来有人提出了间歇性热量限制的概念,即只限制热量一段时间,然后恢复正常进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陈雁课题组对间歇性热量限制是否能有效干预糖尿病进行了系列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近日分别以Intermittent administration of a fasting-mimicking diet intervenes in diabetes progression, restores β cells and reconstructs gut microbiota in mice、Intermittent administration of a leucine-deprived diet is able to intervene in type 2 diabetes in db/db mice 和Gut microbiota mediates the anti-obesity effect of calorie restriction in mice 为题发表在Nutrition & Metabolism,Heliyon 和Scientific Reports 等国际期刊上。

陈雁课题组博士生韦思颖等利用db/db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分析了间歇性热量限制对糖尿病的干预功效。该研究利用一种“模拟禁食饮食”(fasting-mimicking diet, FMD)对小鼠进行了间歇性热量限制,所用的FMD是一种富含多种植物成分的低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小鼠进食一周的低热量FMD(热量为对照组的30%),然后恢复一周正常进食,连续八周重复该方案。研究发现间歇性使用FMD的小鼠空腹血糖显著降低,葡萄糖耐受和胰岛素敏感性得以改善,胰岛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数量增加,同时β细胞的“干细胞”标记物Ngn3的表达提升,提示通过FMD的间歇性热量限制能够有效地干预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该研究也发现使用FMD后小鼠的肠道菌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部分改变与糖尿病的干预功效相关。



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韦思颖等研究了另一种新颖的间歇性节食方案,即间歇性给予小鼠缺乏亮氨酸的饮食,隔日给予正常饮食,共重复8周。研究发现间歇性使用缺乏亮氨酸饮食的db/db小鼠的糖尿病进程也得以部分控制,空腹血糖显著降低,胰岛β细胞数量有所增加,同时肠道菌群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提示间歇性使用缺乏亮氨酸的膳食也具有干预2型糖尿病的功效。

陈雁课题组博士生韩若眉等分析了间歇性使用FMD对于1型糖尿病的干预功效。首先该研究通过在小鼠身上注射一种药物(Streptozotocin, STZ)破坏胰岛β细胞,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研究发现间歇性使用FMD能够显著降低空腹血糖,胰岛β细胞的数量也有显著增加,提示间歇性热量限制对1型糖尿病也具有干预功能。

陈雁课题组博士生王烁等研究了肠道菌群在热量限制降低肥胖和改善代谢中的作用。研究首先构建了抗生素清除肠道菌群(antibiotic-induced microbiota-depletion, AIMD)的小鼠模型,发现清除肠道菌群后,小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由热量限制造成的体重下降,同时空腹血糖有所增加,提示热量限制导致的代谢改善作用部分是通过肠道菌群介导的。通过对小鼠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发现,热量限制可以使菌群中主要的益生菌属如Bifidobacterium和Lactobacillus水平升高,并抑制某些特定的潜在有害菌。为进一步探究热量限制引起的菌群变化直接介导代谢表型的证据,该研究还通过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的方法,发现移植小鼠热量限制后的菌群可以减轻饮食诱导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 DIO)模型小鼠的体重、体脂和肝脏脂肪积累。这一发现更加揭示了肠道菌群介导热量限制改善代谢的关键作用。

总而言之,这一系列工作提示了热量限制特别是间歇性热量限制或间歇性氨基酸限制不失为有效的糖尿病营养干预方案,而肠道菌群部分介导了热量限制对机体代谢功能的改善作用。该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以及中科院等经费的支持。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SYNTAX 评分在糖尿病伴复杂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糖尿病(DM)与复杂型冠心病的发生相关,从而增加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SYNTAX 评分(SS)预测接受冠脉搭桥(CABG)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糖尿病伴复杂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预后。本研究纳入分析了FREEDOM 临床试验中的患者,硬性心血管终点事件(HCE)为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和非致死性卒中的复合事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为HCE和反复性血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糖尿病药物利拉鲁肽或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

利拉鲁肽的使用还与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以及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直接相关,在亚群分析中,研究者指出,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似乎会因利拉鲁肽疗法而获益,尽管其与无疾病史患者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最后研究者Bjorn Pasternak说道,本文研究表明,药物利拉鲁肽在更广泛的未选择的患者群体中能带来心血管健康的益处,同时还能提供重要的临床验证证据。

超500亿的糖尿病用药市场生变,跨国药企的危机来了!

日前,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中美华东生产的阿卡波糖片(50mg)国内首家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BMJ:DPP-4抑制剂以及GLP-1激动剂或导致糖尿病患者胆管癌风险增加

研究认为,相比于传统二三线抗糖尿病药物,新型DPP-4抑制剂以及GLP-1激动剂导致患者胆管癌风险增加

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与赛诺菲签署战略合作,支持“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糖尿病临床研究

2018年12月11日,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与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今天在沪签署战略性研究合作协议,正式启动“糖尿病临床研究项目”。此次项目将锁定“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临床研究”,从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更适合中国人的糖尿病及其病发症治疗方案探究、新的糖尿病疾病中国管理模式探索三大方向展开。总体项目预计持续3年,每期计划支持 9-10个中国临床研究。第一期预计投入科研基金270万

J Diabetes Investig:久坐增加糖尿病风险:受胰岛素抵抗影响?

根据J Diabetes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日本一项研究结果,久坐可增加成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且糖尿病风险与久坐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受胰岛素抵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