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无尾噬菌体输送DNA的方式

2014-01-26 Nature中文网 Nature中文网

这篇论文提供了通过病毒编码的、横跨细胞壁的一个DNA转位通道的第一个原子结构。 很多噬菌体利用一个尾巴来穿过细菌细胞壁运输它们的DNA,而细丝状的、没有尾巴的噬菌体则依靠宿主编码的通道。噬菌体ΦX174是一种很小的、没有尾巴的微型病毒,它利用一个引导蛋白H来在穿透过程中引导自己的DNA穿过细胞壁。 现在,Michael Rossmann及同事发现,这种蛋白形成一个插进内外细胞膜内的、横跨周质空

这篇论文提供了通过病毒编码的、横跨细胞壁的一个DNA转位通道的第一个原子结构。

很多噬菌体利用一个尾巴来穿过细菌细胞壁运输它们的DNA,而细丝状的、没有尾巴的噬菌体则依靠宿主编码的通道。噬菌体ΦX174是一种很小的、没有尾巴的微型病毒,它利用一个引导蛋白H来在穿透过程中引导自己的DNA穿过细胞壁。

现在,Michael Rossmann及同事发现,这种蛋白形成一个插进内外细胞膜内的、横跨周质空间的管子,而这一现象所起作用的最大可能是将DNA基因组输送到细胞质内。从有尾噬菌体获得的DNA转位结构也具有相似特性,说明DNA输送在不同病毒类型之间具有在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共同特征。

原文出处:

Sun L1, Young LN2, Zhang X1, Boudko SP3, Fokine A4, Zbornik E4, Roznowski AP5, Molineux IJ6, Rossmann MG4, Fane BA5.Icosahedral bacteriophage ΦX174 forms a tail for DNA transport during infection.Nature. 2014 Jan 16;505(7483):432-5. doi: 10.1038/nature12816. Epub 2013 Dec 15.【原文下载】

作者:Nature中文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与宫颈癌细胞HeLa结合短肽

  最近,南华大学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与宫颈癌细胞HeLa特异性结合的短肽,进一步与化疗药物结合,为宫颈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法。该研究发表于2012年第3期《中国癌症杂志》。   该研究旨在利用噬菌体体内展示技术筛选及鉴定宫颈癌特异性结合肽,将有可能成为化疗药物的靶向载体,为宫颈癌靶向药物治疗奠定基础。   何晓娟等研究人员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接种

Nature:肠道病毒,细菌对抗抗生素的同盟军

如今,抗生素滥用现象使耐药菌日渐增多,目前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过去,人们在研究肠道菌对抗生素的适应性时,往往只针对细菌本身。 现在,波士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发现,当肠道菌受到抗生素攻击时,肠道内的病毒会成为它们的同盟军,使细菌快速产生对药物的抗性。 这些被称为噬菌体的肠道病毒,能够在细菌间传递基因,由此帮助细菌在抗生素的攻击下存活。能够抵抗多种抗生素的细菌被称为超级菌,

Nature:肠道中的噬菌体

噬菌体在哺乳动物肠道中与它们的细菌宿主大量自然共存。抗生素处理会负面影响肠道环境,造成免疫和代谢缺陷。以前,肠道平衡的破坏主要是在细菌层面上被研究的,但在这项研究中James Collins及同事却采用 “比较元基因组学”方法来分析在用抗生素处理后小鼠肠道中的噬菌体类群。他们发现,暴露于“环丙沙星”或“氨比西林”,会富集与对抗生素的抵抗力相关的由噬菌体编码的基因。而且,来自用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的噬

PNAS:有益病毒能抗细菌

细菌既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敌人:一方面,细菌可以引起感染,导致疾病;另一方面,细菌也有助于我们减肥,甚至可以对抗痤疮。目前,一项新研究显示,病毒也拥有两面性:研究人员首次证明,病毒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对抗细菌的入侵。 对于入侵的细菌来说,我们最重要的防线就是粘液。这种粘滑的物质覆盖在口腔、鼻腔和消化道中(这里仅仅列举几个部位)形成一道屏障。 “粘液是一种绝妙而复杂的物质。”这项新研究的主持人、美国

PNAS:对抗超级细菌的新武器

在细菌与现代医学的军备竞赛中,细菌一直占据优势。近几十年来,细菌抗生素耐药形成速度快于新抗生素的生成速度,使得细菌感染越来越难于治疗。科学家们担心一种特别有毒力的、致死性“超级细菌”有可能在某天加入到现有的、无法医治的细菌行列中,导致类似黑死病一类的公共卫生大灾难。【原文下载】 现在,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Sackler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部Udi Qimron博士领导的一项新研究

Nature:研究揭示噬菌体攻击大肠杆菌机制

科学家们发现了,某种类型的病毒在感染过程中会暂时形成一种管状结构传递它的DNA,而在完成任务后则会将这一管状结构溶解。这项研究工作发表在12月15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在新文章中,研究人员揭示了phiX174病毒攻击大肠杆菌的机制。由于phiX174病毒能够感染细菌,它实质上是一种噬菌体。这种病毒缺乏一段明显的、将DNA转移到宿主细胞中去的尾部。 普渡大学杰出生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