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左主干冠状动脉分叉角与冠心病有关么?

2017-05-08 MedSci MedSci原创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ci Rep上的研究评估了左主干冠状动脉分叉角(LCB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CAD)的相关性以及使用轴平面测量LBCA的可行性。 此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1月至2013年10月313例患者的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受试人群分为三组。 I组(211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和/或左回旋冠状动脉(LCX)有明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ci Rep上的研究评估了左主干冠状动脉分叉角(LCB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CAD)的相关性以及使用轴平面测量LBCA的可行性。

 
此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1月至2013年10月313例患者的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受试人群分为三组。 I组(211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和/或左回旋冠状动脉(LCX)有明显的狭窄(≥50%)。 II组(62例)有动脉粥样硬化而无明显狭窄。III组(40例)冠状动脉CTA无明显差异。 I组和II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导管血管造影,以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

研究发现,各组间一些因素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男性、高血压以及体重指数。大多数患者的轴平面测量是可行的(82.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的平均LCBA为84.7°,I,II和III组(87.34°,81.16°和75.53°,P <0.001)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中I组的LCBA明显高于Ⅲ组(P <0.001),但是在多变量分析中,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 = 0.064)。

原始出处:
Juan YH, Tsay PK,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Left Main Coronary Bifurcating Angle among Patients with Normal, Non-significantly and Significantly Stenosed Left Coronary Arteries. Sci Rep. 2017 May 4;7(1):1515. doi: 10.1038/s41598-017-01679-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7-05-13 lou.minghong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NEJM:左冠状动脉主干疾病治疗之争:这种情况下,PCI不劣于CABG

阻塞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通常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药物洗脱支架是CABG的一种可接受的替代方法。我们随机分配1905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解剖复杂性为低或中等)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用基于钴铬的含氟聚合物–依维莫司洗脱支架(PCI组,948例)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957例)。根据SYNTAX评分评估病变部位解剖复杂性,0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