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巴雷特食管行射频消融及黏膜切除治疗后肠化生复发情况分析

2013-07-16 吴军 编译 医学论坛网

射频消融(RFA)是治疗异常增生的巴雷特(Barrett)食管一种确切的方法。虽然射频消融治疗的短期疗效已经被明确,但射频消融治疗后肠化生复发的担心仍然存在。近日,来自美国 Mayo Clinic医院Milli Gupta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复发率及明确预测肠化生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在行RFA治疗的Barrett食管患者中,56%的患者在24个月达到

射频消融(RFA)是治疗异常增生的巴雷特(Barrett)食管一种确切的方法。虽然射频消融治疗的短期疗效已经被明确,但射频消融治疗后肠化生复发的担心仍然存在。近日,来自美国 Mayo Clinic医院Milli Gupta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复发率及明确预测肠化生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在行RFA治疗的Barrett食管患者中,56%的患者在24个月达到完全缓解。但是33%的患者在未来2年内出现疾病复发,大部分复发是非增生性的,且可以通过内镜处理。RFA治疗后持续的内镜随访是必须的。该文发表于2013年第145卷第1期《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

研究者通过分析了从2003年到2011年间,来自3个医学中心的592例因Barrett食管接受射频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肠化生完全缓解(CRIM)定义为连续2次内镜随访证实肠化生消除(食管及胃食管连接处活检样本)。复发定义为在肠化生完全缓解后,内镜随访提示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所有病理结果由2位有经验的胃肠病理医生明确。

根据病理学分析,在RFA之前,71%的患者为高级别异型增生或食管腺癌,15%患者为低级别异型增生,14%患者为非增生性的BE。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76%的患者在RFA治疗后被进行了相关评估。55%的患者在RFA之前接受了黏膜切除(EMR)。至肠化生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22个月,56%的患者在24个月的时候达到完全缓解。逐渐增加的年龄和Barrett食管的长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达到CRIM。CRIM后24个月内,复发率为33%,其中22%复发为异型增生,患者因素或内镜因素与复发无相关性。RFA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狭窄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原文链接:http://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13)00309-0/abstract   

作者:吴军 编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巴雷特食管异型增生和早期食管腺癌治疗共识

       发表于《胃肠病学》杂志,基于11904篇文献的“巴雷特食管异型增生和早期食管腺癌治疗共识”,其制定过程为100余名专家进行4轮投票,超过80%的专家赞同则通过。在起草的91项内容中,81项被通过,并最终就巴雷特食管(BE)、重度不典型增生(HGD)和食管腺癌(EA)的诊断、流行病学、监测、治疗和预防达成了20条共识。   

Clin Gastroenterol H:巴雷特食管与2型糖尿病相关

  向心性肥胖通过力学机制和(或)代谢机制会增加巴雷特食管(BE)和食管腺癌(EAC)的风险,如高胰岛素血症。近日,美国罗契斯特梅奥医院的Prasad G. Iyer进行了一项流行病学研究,以确定2型糖尿病(DM2)前期是否与巴雷特食管相关。在一项基于大量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中,DM2是BE的一项危险因素,独立于肥胖(根据BMI测量)和其他危险因素(吸烟和GERD)。这些数据表明